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
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出示:小小图书馆的主题图。
请学生观察图和统计表,然后提出数学问题,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在小组中讨论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写出所提的问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学生可能提出:(1)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2)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3)连环画还剩多少本?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
(二)、自主学习,探索算理。
1、尝试解决问题。
先对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进行讨论。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并列式: 33 - 7 =
让学生尝试计算,有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索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帮助。
方法一:借助小棒。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33,减7时,个位不够减,向十位上借1,个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减7得6,,合起来就是26。
方法三:13 -7 =6 ,20 +6 = 26 。
方法四:7 - 3 = 4 ,30 -4 =26。
方法五:3 3
- 7
2 6
竖式计算:(1)、数位要对齐,个位对准个位,十位对准十位。
(2)、从个位开始计算,个位不够减,向十位上借1,十位上的3借1后剩2,个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减7得6,,合起来就是26。
3、比较讨论算法的简便性。
一、二两种方法,比较直观,需借助实物,所以三、四、五的计算方法较为可取。
(三)、实际应用。
1、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试一试第(1)题。
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在书中独立试着完成。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只要对就应给予肯定。
2、试一试的第(2)题。
连环画还剩多少本?
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在书中独立试着完成,并汇报。
3、完成教科书第59页的练一练第1题。
利用计数器,通过圈小棒的过程,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在操作的基础上将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讨论与交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及时指导。
4、书59页的第2题。
48-9= 53-6= 70-7= 32-3=
独立竖式计算。
(四)、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结合算式,说说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小小图书馆
33 - 7=26 13-7=6 33 7-3=4
20+6=26 - 7 30-4=26
26
(1)、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开始计算,个位不够减,向十位上借1,十位上的3借1后剩2,个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减7得6,合起来就是26。
高三数学圆锥曲线应用2
平面向量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高三数学圆锥曲线中的最值及范围问题
高三数学平面和空间两直线
高三数学不等式的解法及不等式的应用
高三数学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
高三数学直线与圆锥的位置关系1
高三数学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
高三数学圆锥曲线应用1
高三数学椭圆教案
高三数学数列、极限和数学归纳法
高三数学导数及其应用教案
高三数学直线与平面垂直1
高三数学函数的连续性及极限的
高三数学不等式的综合问题
高三数学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高三数学复数的概念与运算
高三数学三角函数式的求值
高三数学线段的定比分点及平移1
应用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高三数学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高三数学直线与圆锥的位置关系1.doc
高三数学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
高三数学无穷等比数列
高三数学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高三数学统计教案
高三数学向量及向量的基本运算
高三数学函数的表示.doc
高三数学抛物线教案
高三数学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及诱导公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