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全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全册重、难点:
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61课时
1、数一数约1课时
2、比一比约2课时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
5、分类约2课时
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约21课时
7、1120各数的认识约4课时
8、认识钟表约2课时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约12课时
10、总复习约4课时`
小学阶段数学公式总结:行程问题公式
初二数学上册第三章知识总结:实数
高考90天倒计时:三类学生高考数学提分技巧
小学阶段必备数学符号的读法大全
2017年高考生复习计划:数学复习指导
初一数学应用题小练习
名师解析2017年高考数学考试说明
高一新生如何顺利度过高中数学学习适应期2
挑次品
初二数学上册第三章知识点:实数
小学常用数学公式 从此数学不发愁!
高考名师建议:从一道函数题看高三数学学习法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题
高二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
听课反思 《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听后感
高一新生如何顺利度过高中数学学习适应期3
高二数学必修第一学期知识点名师汇总
高一学生如何巧妙利用时间为高中数学学习打基础
高一新生必读:数学学习方法全攻略
2016-2017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
初一数学上册期末试题有答案(北师大版)
初三数学复习:和差化积公式推导
2017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七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直线
名师指导:培养数学素养 巧解初二综合题
2016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圆
过来人支招:影响高考数学成绩的原因
2017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乘除法
高考数学函数常考题型及解答方法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