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3~104页8、7、6加几。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录像出示8个小朋友去公园买门票,然后,又来了5个小朋友的情景。)
1.教师创设情境:星期天上午,天气非常好,小文、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他们来到公园门口,正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买多少张门票?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同学们想帮这个忙吗?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生1: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个人。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13人。
生3:我们是把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生4:我们是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
师:8+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们小组先摆了8根小棒,又摆了5根小棒,然后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教师再请几个小组说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根据几个小组汇报操作的情况,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由于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其他方法,如数数法、接数法便不再出现或很少出现。
2.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4、7+6、6+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因为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办法研究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该没什么问题,教师这时应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凑十的方法: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课题)
巩固内化,发散思维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想出了做8、7、6加几的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跟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有什么关系?(一样)那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目8+9,看哪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汇报:
生1:从9中拿出2,与8凑成10,10加7等于17。
生2:从8中拿出1,与9凑成10,10加7等于17。
生3:我想因为9+8=17,所以8加9也等于17。
教师对这3种方法都予以肯定,并特别表扬第3种方法。教师渗透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教师用课件演示9+8=17想的过程和8+9=17想的过程,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迁移。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圈一圈,算一算。
2.(课件出示)1路公交车上原来有6个人,又上来了7个人,这时车上有多少人?
3.(课件出示)小兔找家:每个小兔身上有一个算式,每个小屋上有一个得数,学生做对后,小兔子就能回到自己家。
4.(课件出示)写算式。根据图中情景,写出算式,看哪个同学写得又多又好。
课堂小结,画龙点睛(略)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一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新人教A版(选修2-3)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ppt课件之二
新人教A版(选修2-3)2.4《正态分布》ppt课件之二
新人教A版(选修2-3)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期望值)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2-3)1.3《二项式定理》ppt课件之二
新人教A版(选修2-2)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复数的加法与减法)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2-3)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2-2)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2-2)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ppt课件之一
新人教A版(选修2-3)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ppt课件之三
新人教A版(选修4-1)《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4-1)《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2-3)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超几何分布)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2-3)1.2《排列与组合》(排列)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2-3)1.2《排列与组合》(组合)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2-3)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2-3)1.2《排列与组合》ppt课件之一
新人教A版(选修2-3)1.3《二项式定理》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4-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4-1)《圆周角定理》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2-3)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ppt课件之一
新人教A版(选修2-2)1.2《导数的计算》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2-3)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公开课)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4-5)《绝对值不等式》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4-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2-2)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ppt课件之二
新人教A版(选修2-3)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2-2)1.1《变化率与导数》ppt课件之五
新人教A版(选修2-3)1.2《排列与组合》ppt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4-7)《多因素方法》ppt课件之一
新人教A版(选修2-3)2.4《正态分布》ppt课件之一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