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9
收藏
比的意义电子教案(数学)
编写者
执教者:
执教时间:年 月 日( 第 周 )
课题
比和比例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比值的概念,能正确地求出比值;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
沟通比和除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六(1)班电脑兴趣小组有男生5人,女生4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2、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导入:两个数进行比较,除了用除法算以外,在生产实践与生活中还有一种新的比较方法,这就是“比”,那么比的意义是什么?比的读法和写法怎样?比的各部分名称叫什么?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研究的内容。(揭题)
二、展开:
1、比的意义:
复习题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也可以说成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
比4,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4比5;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也可说成汽车行驶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是18比3。→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2、学课本,思考:比的读法、写法、比各部分名称,什么叫比值?如何求比值?
修改意见
教学过程
3、班级交流,落实上述知识点。
4、完成试一试1、2。
三、完成练一练1、2、5;
完成练一练3:大小两个齿轮,大齿轮每分转25转,小齿轮每分转92转。找出两个数的比,想一想,还可以找出哪些比?
练一练4同上。
四、作业:《作业本》。
教后反思
学期整体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修改说明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画方位图(新课标)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教案
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新课标四下)
《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
2015年初二上册期中数学重点知识点储备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多项式知识点复习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及质量监测基本要求(北师大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大数的认识
三角形(新课标)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乘法中的简便计算(新课标)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
角的熟悉
课题五: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位置与方向
小数的性质(新课标)
合理安排时间
生活中的小数(新课标)
常用的计量单位-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好)
分米的认识
加减法的关系
小数的初步认识(新课标三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