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l~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l~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1~5基数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l~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图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谈话:观察第14、15页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2.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共同交流并指导。
3.学生汇报。
4.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反馈实践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3.同桌之间考一考。
三、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2.整体感知。
出示点子图,请学生给它们5个排排队。
四、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1)小组交流。
(2)汇报。
2.猜数游戏。
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只有这一种可能吗?
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
小组活动。
五、全课小结(略)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5《角的平分》ppt课件
上海教育版数学八下20.1《一次函数的概念》ppt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6《轨迹》ppt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ppt课件2
上海教育版八上16.3《二次根式的运算》ppt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8《直角三角形的性质》ppt课件2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ppt课件3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2《证明举例》ppt课件
上海教育版数学八下20.1《一次函数的概念》ppt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7《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ppt公开课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8.4《函数的表示法》ppt课件1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7《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ppt课件1
上海教育版八下第21章《代数方程》ppt复习课件
上海教育版八上16.3《二次根式的运算》ppt课件(一)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9《勾股定理》ppt课件1
上海教育版八下《分式方程》ppt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9《勾股定理》ppt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2《证明举例》ppt课件1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9《勾股定理》ppt课件2
上海教育版数学八下21.2《特殊的高次方程的解法》ppt课件
上海教育版八下《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复习》ppt课件
上海教育版八上18.2《正比例函数》ppt课件
上海教育版数学八下21.4《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ppt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3《逆命题和逆定理》ppt课件1
上海教育版八上18.2《正比例函数》ppt课件(一)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10《两点的距离公式》ppt课件1
上海教育版八上18.3《反比例函数》ppt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8《直角三角形的性质》ppt课件1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9.3《逆命题和逆定理》ppt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八上18.1《函数的概念》ppt课件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