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内容:教科书27页例1、例2,28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学生:学具袋中的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练习。(20题,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完成,电脑计时2 分钟。)
二、情景引入。
小朋友们,老师今天要领你们去图形王国参观学习,你们想去吗?
三、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引旧入新,初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出示图形王国的向导,引出所学过的图形,学生认一认。
(2)先后出示长短不同的5条线段,让学生选其中的4条分别拼成一个长方形并说说选择它们的理由。
在学生说出理由的同时讲解“对边”的含义。
2、动手操作,具体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设难:你如何证明长方形的对边一样长呢?
先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方法,之后再让学生看书第27面例1中的对折方法,引导学生对折证明。
(2)老师小结并板书: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3)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折叠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4)老师小结并板书: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3、动手拼图,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1)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一拼,你能拼成什么图形?
学生先动手拼,再分别展示学生的作品。
(2)教师提出要求:用四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你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呢。
先让学生动手拼,再分别展示学生的图形。
(3)用四个三角形可能拼出什么图形?
把拼法不同的图案展示出来,并加以表扬肯定。
4、课中操:《小手拍拍》
5、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
(1)正方形转换成三角形。
(2)长方形转换成正方形。
(3)圆形转换成正方形。
四、应用知识,体验成功。
1、说出图中是用哪些图形拼出来的。
2、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问:它们能否拼成一个正方形呢?为什么?
3、生活中的拼图。
出示几组生活中的图案,让学生感受图形拼组的实用、美观,激发学习兴趣。
五、质疑问难
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不同?
六、小结本课内容。
1、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
2、 谈一谈你的收获。
五年级“图形中的规律”研究学习听后感悟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
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 备课组工作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老师读书随笔 《创新照亮课堂》读书笔记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数学教案
观课心得 “图形中的规律”研究学习心得体会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圆柱和圆锥》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2018-2019学年上学期二年级数学老师教育教学工作反思
附小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数学的奥秘无处不在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一)》数学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二)》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老师读书心得 让学生生活在数学思考的世界里
二年级下册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2018~2019年度 第二学期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能被2、3、5整除的数》数学教案
观课反思 看张齐华老师的《认识分数》有感
五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计划2018~2019年度 第二学期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数学教案
2018-2019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我向往的课堂----听吴正宪老师的课心得体会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
2019年度小学一年级数学班主任第一学期期末工作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约数》数学教案
“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我就是数学》读后感
小学数学中心组学期成长与收获——与优秀的人同行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数学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