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5
收藏
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例5和“练一练”,练习五第1~3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认识中括号及中括号的作用,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做第20页复习题。指名学生口答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说明理由。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2.按照要求,在算式里添上小括号。24X18—16÷2 ……最后一步算乘法。24X18—16÷2 ……最后一步算除法。提问:在混合运算中,使用小括号有什么作用?3.引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在列式时为了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要用到括号。但有时只用小括号还不够,还要用到中括号。(板书[ ])说明:像这样的括号,叫做中括号。(说明中括号的写法)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带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式题。(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说明运算/顷序。中括号是加在小括号外面的第二重括号。请同学们照课本上读一读,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然后告诉大家。提问: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怎样算?(板书: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2.教学例题。现在请大家看下面的例题,(板书例题)请大家说一说,这道题有怎样的特点?说明小括号外面还有中括号。让学生说一说要先算哪一步。(板书算式,说明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并在下面划线)提问:小括号里面计算的结果是几?(板书递等式)接着要再算哪一步?(说明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并在下面划线)请同学们接下去一步一步算在课本上。同时指名一人板演。集体订正。追问: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要按怎样的/顷序计算?三、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的题。苏教版必修2高中数学1.3.2《空间几何体的体积》ppt课件
苏教版必修2高中数学1.2.3《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ppt课件3
苏教版必修2高中数学2.1.3《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ppt课件2
最简三角方程教案
概率的概念教案2
科学记数法教案2
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和截距式教案
苏教版必修2高中数学2.1.5《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ppt课件
矩形的判定教案
苏教版必修2高中数学2.1.6《点到直线的距离》ppt课件
2016苏教版必修2高中数学章末知识总结 过关检测打包下载(5份)
2016苏教版必修2高中数学2.1《直线与方程》课件 教案打包下载(17份)
苏教版必修2高中数学1.2.4《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ppt课件1
逻辑联结词教案1
苏教版必修2高中数学2.1.4《两条直线的交点》ppt课件
苏教版必修2高中数学1.2.4《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ppt课件3
矩形的性质教案
苏教版必修2高中数学1.2.1《平面的基本性质》ppt课件1
苏教版必修2高中数学2.1.3《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ppt课件1
苏教版必修2高中数学2.1.1《直线的斜率》ppt课件
苏教版必修2高中数学2.1.2《直线的方程》ppt课件1
苏教版必修2高中数学1.3.1《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ppt课件
2016苏教版必修2高中数学2.2《圆与方程》课件 学案打包下载(6份)
极差、方差与标准差教案
苏教版必修2高中数学2.1.2《直线的方程》ppt课件2
苏教版必修2高中数学2.1.2《直线的方程》ppt课件3
逻辑联结词教案2
科学记数法教案1
平面向量教案8
苏教版必修2高中数学1.2.3《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ppt课件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