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济南市长清区2015九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5的相反数是
A.5 B.-5 C. D.
2.下列各运算中,计算正确的是
A.x2y÷y=x2 B.(2x2)3=6x5 C.(- )0=0 D.a6÷a3=a2
3.如右图,已知AB∥CD,与∠1是同位角的角是
A.∠2 B.∠3 C.∠4 D.∠5
4.化简(2x-3y)-3(4x-2y)结果为
A.-10x-3y B.-10x+3y C.10x-9y D.10x+9y
5.如右图,△ABC与△DEF关于y轴对称,已知A(-4,6),B(-6,2),E(2,1),则点D的坐标为
A.(4,6) B.(-4,6)
C.(-2,1) D.(6,2)
6.一元二次方程 的解是
A. , B. ,
C. , D. ,
7.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A. B. C. D.
8.已知⊙ 的半径是5cm,⊙ 的半径是3cm, =2cm,则⊙ 和⊙ 的位置关系是
A.外离 B.外切 C.内切 D.相交
9.关于二次函数y=-(x+2)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抛物线开口向上 B.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2
C.当x=-2时,有最大值-3 D.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2,-3)
10.右图是边长为1的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它可以围成
图2的正方体,则图1中正方形顶点A,B在围成的正方体
的距离是
A.0 B.1
C. D.
11.如图,EF过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B、CD于E、F,矩形ABCD内的一个动点P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A. B. C. D.
12.如图,AB是⊙O的直径,AC、BC是⊙O的弦,PC是⊙O的
切线,切点为C,若∠ACP =55°,那么∠BAC等于
A.35° B.45° C.55° D.65°
13.如图,在△ABC中,AC=BC,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沿A→C→B→A匀速运动.则CP的长度s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描述大致是
A. B. C. D.
14.已知⊙O的半径r=3,设圆心O到一条直线的距离为d,圆上到这条直线的距离为2的点的
个数为m,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d>5,则m=0;②若d=5,则m=1;③若1<d<5,则m=2;④若d=1,则m=3;⑤若d<1,则m=4.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5 B.4 C.3 D.2
15.定义新运算:a⊕b= 例如:4⊕5= ,4⊕(-5)= .则函数y=2⊕x
(x≠0)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5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6. 因式分解: = .
17. 据统计,2013年我国用义务教育经费支持了13940000名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这个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18. 如图,将长为8cm的铁丝AB首尾相接围成半径为2cm的扇形,则S扇形= cm.
19.如图,点D(0,3),O(0,0),C(4,0),B在⊙A上,BD是⊙A的一条弦.则sin∠OBD= .
20.分式方程 的解是 .
21.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OAPB沿x轴正方向连
续翻转2015次,点P依次落在点P1,P2,P3,P4,…,P2015的
位置,则P2015的横坐标x2015=
三、解答题(共7小题,共5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2.(本小题满分7分)
(1)化简:
(2)计算: + +( ﹣5)0﹣ cos30°.
23.(本小题满分7分)
(1)如图,已知:在△AFD和△CEB中,点A、E、F、C在同一直线上,AE=CF,∠B=∠D,AD∥BC.求证:AD=BC.
(2)如图,在Rt△ABC中,∠B=90°,AB=3,BC=4,将△ABC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边AC上,与点B′重合,AE为折痕,求EB′的长
24.(本小题满分8分)
小明的妈妈在菜市场买回3斤萝卜、2斤排骨,准备做萝卜排骨汤.妈妈:“今天买这两样菜
共花了45元,上月买同重量的这两样菜只要36元”;爸爸:“报纸上说了萝卜的单价上涨50%,排骨单价上涨20%”;小明:“爸爸、妈妈,我想知道今天买的萝卜和排骨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请你通过列方程(组)求解这天萝卜、排骨的单价(单位:元/斤).
25.(本小题满分8分)
大课间活动时,有两个同学做了一个数字游戏:有三张正面写有数字﹣1,0,1的卡片,它们背面完全相同,将这三张卡片背面朝上洗匀后,其中一个同学随机抽取一张,将其正面的数字作为p的值,然后将卡片放回并洗匀,另一个同学再从这三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将其正面的数字作为q值,两次结果记为(p,q).
(1)请你帮他们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表示(p,q)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2)求满足关于x的方程x2+px+q=0没有实数解的概率.
26.(本小题满分9分)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x>0)的图象交于点P(4,2),与x轴交于点A(﹣4,0),与y轴交于点C,PB⊥x轴于点B.
(1)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点D,使四边形BCPD为菱形?如果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27.(本小题满分9分)在一个边长为6cm的正方形ABCD中,点E、M分别是线段AC,CD上的动点,连结DE并延长交正方形的边于点F,过点M作MN⊥DF于H,交AD于N.
(1)如图1,当点M与点C重合,求证:DF=MN;
(2)如图2,假设点M从点C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CD向点D运动,点E同时从点A出发,以 cm/s速度沿AC向点C运动,运动时间为t(t>0);
①当点F是边AB中点时,求CM的长度.
②在点E,M的运动过程中,除正方形的边长外,图中是否还存在始终相等的线段,若存在,请找出来,并加以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8.(本小题满分9分)如图,抛物线y=ax2+bx+c经过A(﹣3.0)、C(0,4),点B在抛物线上,CB∥x轴,且AB平分∠CAO.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线段AB上有一动点P,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Q,求线段PQ的最大值;
(3)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ABM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济南市长清区2015九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D B A A B C C B C A D A D
16. x(x-3y)(x+3y) 17. 18. 4 19. 20. x=3 21. 2014
22.⑴解:原式 1分
2分
..................................................................................................3分
(2)解:原式=4﹣2+1﹣ × ………………2分
=4﹣2+1﹣ ……………………3分
= .…………………………4分
23(1)证明:∵AD∥BC,
∴∠A=∠C,
∵AE=CF,
∴AE+EF=CF+EF,
即AF=CE,……………………1分
∵在△ADF和△CBE中
,
∴△ADF≌△CBE(AAS),………………2分
∴AD=BC.…………………………3分
(2)解:根据折叠可得BE=EB′,AB′=AB=3
设BE=EB′=x,则EC=4﹣x………………4分
∵∠B=90°,AB=3,BC=4,
∴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 ,
∴B′C=5﹣3=2,……………5分
在Rt△B′EC中,由勾股定理得,x2+22=(4﹣x)2,……………6分
解得x=1.5.……………7分
24.解:设上月萝卜的单价是x元/斤,排骨的单价是y元/斤.--------------1分
根据题意得: ------4分
解之 ---------------5分
这天萝卜的单价是(1+50%)x=(1+50%)×2=3(元/斤)---------------6分
这天排骨的单价是(1+20%)y=(1+20%)×15=18(元/斤)---------------- ---7分
答:这天萝卜的单价是3元/斤,排骨的单价是18/斤.----- -----8分
25.解:(1)画树状图得:
则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4分
(2)由(1)可得:满足关于x的方程x2+px+q=0没有实数解的有:(﹣1,1),(0,1),(1,1),-----------------6分
∴满足关于x的方程x2+px+q=0没有实数解的概率为: = .-----------------8分
26.解:(1)将A(﹣4,0)与P(4,2)代入y=kx+b得: ,
解得:k= ,b=1,∴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x+1,-----------------2分
将P(4,2)代入反比例解析式得:m=8,即反比例解析式为y= ;---------------4分
(2)假设存在这样的D点,使四边形BCPD为菱形,如图所示,
对于一次函数y= x+1,令x=0,得到y=1,即C(0,1),
∴直线BC的斜率为 =﹣ ,
设过点P,且与BC平行的直线解析式为y﹣2=﹣ (x﹣4),即y= ,
与反比例解析式联立得: ,消去y得: = ,
整理得:x2﹣12x+32=0,即(x﹣4)(x﹣8)=0,
解得:x=4(舍去)或x=8,当x=8时,y=1,∴D(8,1),-----------------6分
此时PD= = ,BC= = ,即PD=BC,∵PD∥BC,
∴四边形BCPD为平行四边形,
∵PC= = ,即PC=BC,
∴四边形BCPD为菱形,满足题意,-----------------8分
则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存在点D,
使四边形BCPD为菱形,此时D坐标为(8,1).-----------------9分
27、解:(1)证明:∵∠DNC+∠ADF=90°,∠DNC+∠DCN=90°,
∴∠ADF=∠DCN.-----------------2分
在△ADF与△DNC中,
,
∴△ADF≌△DNC(ASA),-----------------3分
∴DF=MN.-----------------4分
(2)解:①
理由如下:当点F是边AB中点时,则AF= AB=3
∵AB∥CD,∴△AFE∽△CDE,-----------------5分
∴ ,
∴AE= EC,则AE= AC= ,
∴ ,
∴t=2,CM=t=2.-----------------7分
②CM=DN.理由如下:
易证AFE∽△CDE,∴ ,即 ,得AF= .
易证△MND∽△DFA,∴ ,即 ,得ND=t.
∴ND=CM=t.-----------------9分
28. 解:(1)如图1,∵A(﹣3,0),C(0,4),∴OA=3,OC=4.
∵∠AOC=90°,∴AC=5.
∵BC∥AO,AB平分∠CAO,∴∠CBA=∠BAO=∠CAB.
∴BC=AC.∴BC=5.
∵BC∥AO,BC=5,OC=4,∴点B的坐标为(5,4).--------1分
∵A(﹣3.0)、C(0,4)、B(5,4)在抛物线y=ax2+bx+c上,
∴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2+ x+4.-----------------3分
(2)如图2,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mx+n,
∵A(﹣3.0)、B(5,4)在直线AB上,
∴ 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 x+ .-----------------4分
设点P的横坐标为t(﹣3≤t≤5),则点Q的横坐标也为t.
∴yP= t+ ,yQ=﹣ t2+ t+4.
∴PQ=yQ﹣yP=﹣ t2+ t+4﹣( t+ ) =﹣ t2+ t+4﹣ t﹣
=﹣ t2+ + =﹣ (t2﹣2t﹣15) =﹣ [(t﹣1)2﹣16] =﹣ (t﹣1)2+ .
∵﹣ <0,﹣3≤1≤5, ∴当t=1时,PQ取到最大值,最大值为 . -----6分
(3)①当∠BAM=90°时,如图3所示.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 = .-------7分
∴xH=xG=xM= . ∴yG= × + = .∴GH= .
∵∠GHA=∠GAM=90°,
∴∠MAH=90°﹣∠GAH=∠AGM.
∵∠AHG=∠MHA=90°,∠MAH=∠AGM,∴△AHG∽△MHA.
∴ .∴ = .
解得:MH=11.∴点M的坐标为( ,﹣11).-----8分
②当∠ABM=90°时,如图4所示.
∵∠BDG=90°,BD=5﹣ = ,DG=4﹣ = ,
∴BG= = = .
同理:AG= .
∵∠AGH=∠MGB,∠AHG=∠MBG=90°, ∴△AGH∽△MGB.
∴ = . ∴ = . 解得:MG= .
∴MH=MG+GH = + =9. ∴点M的坐标为( ,9).
综上所述:符合要求的点M的坐标为( ,9)和( ,﹣11).------------
数学下册期末考查试卷
数学下册期末试题(青岛版)
数学期中测试题(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练习题
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人教版)填空题
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复习
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北师大版)
第一学期数学期中质量测试卷(苏教版)
期中考试数学试卷(青岛版)
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试题(北师大版)选择题
数学秋季学期期中试卷填空题
小学2016年四年级数学暑假练习作业
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青岛版)基础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复习题
数学下册期末试卷(最新苏教版全套复习)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练习题
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高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数学期中试卷(青岛版)填空题
数学(下)期未试卷(北师大版)
数学上册期中试卷2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综合测试及
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北师大版)
数学期末测试题一填空题
精编高二寒假数学作业测试卷
数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青岛版)
上学期五年级数学期中试卷(苏教版)
数学下册期末试卷(沪教版)
数学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青岛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