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课题: §4.6 正方形(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会用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加深对“特殊与一般的认识”
教学重点: 正方形的定义.
教学难点: 正方形与矩形、菱形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双边合作 如:在教学时可播放转换动画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可视思维过程,从而掌握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方法.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1)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3)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如果不是,应该加上什么条件?
(4)能说“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5)说“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对吗?
教学过程:
让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矩形纸片,按要求对折一下,裁出正方形纸片.
问:所得的图形是矩形吗?它与一般的矩形有什么不同?
所得的图形是菱形吗?它与一般的菱形有什么不同?
所得的图形在小学里学习时称它为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点?
由此得出正方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一)新课
由正方形的定义可以得知:正方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又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因此正方形具有矩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菱形的性质.
请同学们推断出正方形具有哪些性质?
性质1、(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性质2、(1)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3)正方形的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例1 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求证:△ABO、△BCO、△CDO、△DAO是全等的
最新数学文化之珠算读写数
小学生数学文化比、除法和分数(数学系列儿歌)
小学新编数学文化;小数四则运算法则
数学文化之数的整除的意义
15年小学数学文化(字母表示数)
小学数学文化之10的合成与分解
数学文化(整数加、减法法则)
小学数学文化(整数乘法法则)
趣味数学文化故事:高斯的故事
15年小学数学文化之分数大小的比较
小学数学文化:计量单位对口歌
小学生数学文化之数的基本性质和四则运算法则
如何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
经典数学文化故事:蝴蝶效应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2015年小学数学文化(小数大小的比较)
新编数学文化之两、三步应用题分析歌谣
新编数学文化之表内乘法口诀
小学数学文化分解质因数(数学系列儿歌)
小学数学文化:比例与反比例(数学系列儿歌)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练习题
数学文化小故事:“0”的来历
小学数学文化公约数公倍数(数学系列儿歌)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级专项能力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精选题试卷
小学生必须了解的数学文化:发现数学定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复习试题
数学文化—科学小魔术之成双配对
小学2015新编小学生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有理数加减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