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滨州市2015初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计算 的结果是()
A、-3 B、3 C、-9 D、9
2、下列各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 B 、 C 、 D、
3、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A、0.3, 0.4, 0.5 B、8, 9, 10 C、7, 24, 25 D、9, 12, 15
4、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三内角之比为1∶2∶3 B、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
C、三边长之比为3:4:5 D、三内角之比为3:4:5
5、化简 的结果为( )
A、 –1 B 、 C 、 D 、
6、 计算 的结果是( )
A、6 B、 C、2 D、
7、实数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 的结果是( )
A、1 B、b+1 C、 D、
8、如图,在□ABCD中,已知AD=5cm,AB=3cm,AE平分∠BAD交BC边于点E,则EC等于
A、1cm B、2cm C、3cm D、4cm
9、三角形三边长为6、8、10,那么最长边上的高为( )
A、6 B、4.5 C、4.8 D、8
10、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C相交于点O,已知△BOC与△AOB的周长之差为3,□ ABCD的周长为26,则BC的长度为( )
A、5 B、6 C、7 D、8
11、 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则CD等于 ( )
A、2cm B、3cm C、4cm D、5cm
12、把 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得( )
A. B. C. D.
二、细心填一填(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如果代数式 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14、 若实数a,b满足 + =0,则 =.
15、
16、如图,D,E,F分别是△ABC的AB,BC,CA边的中点.若△ABC的周长为18cm,则△DEF的周长为_________.
6,BC边上的高AE=2,则DC边上的高AF的长是______
18、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0)、B(0,4),对△OAB连续作旋转变换,依次得到△1、△2、△3、△4…,则△2015的直角顶点的在x轴上坐标为 .
三、解答题
19、计算(15分)
20、化简求值:,其中 .(7分)
21、(8分)如图所示的一块地,AD=9m,CD=12m,∠ADC=90°,AB=39m,BC=36m,求这块地的面积.
22、(8分)如图,一个梯子AB长2.5 米,顶端A靠在墙AC上,这时梯子下端B与墙角C距离为1.5米,梯子滑动后停在DE的位置上,测得BD长为0.5米,求梯子顶端A下落了多少米?
23、(10分)如图所示,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过点O任作一条直线分别交AB,CD于点E,F.
(1)求证:OE=OF;(2)若AB=7,BC=5,OE=2,求四边形BCFE的周长.
24、(12分)如图,在□ABCD中,F是AD的中点,延长BC到点E,使CE= BC,连结DE,CF。
(1)求证: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
(2)若AB=4,AD=6,∠B=60°,求DE的长。
滨州市2015初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
1、B 2、C3、B4、D5、C6、D7、A8、B9、C10、D11、B12、C
13、x≥-3且x≠1 14、1 15、2 16、9 17、3 18、(8061,0)
19、(1)、
20、
21、216平方厘米,(提示:连接AC,利用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ADC中求出AC,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出△ABC是直角三角形,用△ABC的面积-△ADC的面积即为所求).
22、先用勾股定理求出AC=2米,CE=1.5米,所以AE=0.5米
23、(1)略(2)16
24、(1)略
“过三点的圆”教学设计
众数与中位数
平方根教学过程设计(第3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2015年北京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17.1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
用频率估计概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认识整时练习课》教学设计
《16.1 二次根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案例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第2课时)》教学设计
《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立体图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
《矩形》教学设计(第1课时)
《20以内加、减法复习课》教学设计
《17.1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第2课时)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第1课时)
“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第1课时)》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学设计
《认识11~20各数》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逆向求和》教学设计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设计(第2课时)
2015年西安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