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0
收藏
2016高二数学第三章知识点介绍了古典概型。古典概型也叫传统概率、其定义是由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 (Laplace ) 提出的。
2016高二数学第三章知识点:古典概型
1.基本事件:
试验结果中不能再分的最简单的随机事件称为基本事件.
基本事件的特点:
(1)每个基本事件的发生都是等可能的.
(2)因为试验结果是有限个,所以基本事件也只有有限个.
(3)任意两个基本事件都是互斥的,一次试验只能出现一个结果,即产生一个基本事件.
(4)基本事件是试验中不能再分的最简单的随机事件,其他事件都可以用基本事件的和的形式来表示.
2.古典概型的定义:
(1)有限性: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2)等可能性: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我们把具有上述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
3.计算古典概型的概率的基本步骤为:
(1)计算所求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
(2)计算基本事件的总数n;
(3)应用公式P(A)?m计算概率. n
4.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P(A)?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基本事件的总数.应用公式的关键在于准确计算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
基本事件的总数.
要点诠释:
古典概型的判断:如果一个概率模型是古典概型,则其必须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有一条不满足则必不是古典概型.如“掷均匀的骰子和硬币”问题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所以是古典概型问题;若骰子或硬币不均匀,则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不同,从而不是古典概型问题;“在线段AB上任取一点C,求AC>BC的概率”问题,因为基本事件为无限个,所以也不是古典概型问题.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6高二数学第三章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上学期高三第一轮复习数学:数形结合思想(附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浙江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全国Ⅰ.文)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全国Ⅱ.理)
高三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练习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高三第二学期期末练习数学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全国卷Ⅲ)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史数学(重庆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陕西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全国2卷
等比数列基础训练
高三数学(文科)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06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抽样测试理科数学试卷
高三第二学期期中练习数学(理科)
上学期高三第一轮复习数学:集合与函数(附答案)
抽样测试高三数学(文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上学期高三第一轮复习数学:不等式(附答案)
第二次质量检测高三文科数学试题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江苏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上海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全国卷Ⅲ)
沈阳二中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数学(附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天津卷)
高三第一次单元测试试卷
上学期高三单元测试数学(函数单调性与反函数)(附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全国1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全国Ⅰ.理)
抽样测试高三数学(理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上学期高三第一轮复习数学:函数与方程思想(附答案)
新教材高二数学课外辅导材料09--直线中的对称问题与线性规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