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一个星期有几天》教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一个星期有几天》教案

2016-09-13 收藏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科书P74-7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推理的活动中,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整理过程。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整理过程,并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独立整理7的乘法口诀。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7的乘法口诀的整理。一星期正好是7天,本设计通过创设情境,在体育用品商店中的几个同学的对话进行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机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调动起学生主动的参与意识,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环节是师生互动、探索新知。先是让学生独立填写表格,并说出为什么填得这么快,特别是7个星期、8个星期、9个星期各有多少天的算法,让学生充分的交流。然后根据所填表格的数据小组合作整理7的乘法口诀,学生很容易就能完成了。接下来是引导学生对口诀进行整理和记忆。为了帮助学生记忆,设计了对口令的游戏,使枯燥的记忆变成了有趣的数学活动。

最后是7的乘法口诀的应用。通过看口诀写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和看算式编故事等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我们学校再过四个星期就要广播操比赛了,你们想参加吗?有谁知道2个星期有多少天?

同学们,再过4个星期就是元旦了,你们高兴吗?有谁知道4个星期有多少天?

2、知道了2(4)个星期是14(28)天,那3(5)个星期、4(6)个星期呢?算才最简便呢?如果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我们就能很快的算出来了。

揭示课题:7的乘法口诀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填一填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一个星期有几天》教案

出示表格,师:仔细观察你发现这张表格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独立把这张表格填完吗?

学生同桌交流后,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师:同学们这么快就填写完了,而且完成得很好,说说你的窍门好吗?

生:我按每次都加7算的。

生:从1个星期到6个星期的填写,可以运用前面学过的乘法口诀来算,从7个星期到9个星期的填写,是按每次都加7算的。

生:

师:真棒!你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解决方法,而且问题都解决得很好。那你们能根据自己填写的表格的数据,四人小组合作,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

2、理一理

(1)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进行7的乘法口诀的整理,写到小组记录单上。

(2) 全班交流编写的7的乘法口诀。

(3) (师在黑板上出示从学生编的口诀中整理出来的一张大的7,8并排的乘法口诀表。)师:你们仔细观察,发现7的乘法口诀中有哪些秘密?师:你们仔细观察,发现7的乘法口诀中有哪些秘密?

3、记一记

(1)口诀意义的理解

师:(指口诀:六七四十二)谁知道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生:六七四十二表示6个7相加是42,也表示7个6相加是42。

师再指两个口诀让学生进行练习。

(2)引导学生记住口诀,让学生交流如何记得又快又准的?

(4) 对口令

同桌进行如:四七二十八的对口令游戏。

三、联系生活,巩固应用

师:口诀记熟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行吗?

1、抢答比赛

如:7( )=( )

2、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3题,全班交流。

3、编有趣的数学故事

电脑显示:78

师:同学们,这是一道普通的乘法算式,但它蕴藏着好多有趣的数学故事,你能看算式编出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吗?比一比,谁编的故事最动听。

四、情境交流、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