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6
收藏
亿以内数的读法,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我采用了知识迁移的方法,让学生先进行自学,再尝试读数,课堂上同学们表现都很好,但随着内容的深入学生出现问题也越来越多。
1、不分级易出错。
因为这单元学习的是认识大数,都是万以上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分级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能够更清晰的读数。虽然学生知道分级的好处。在教学中,我也时刻提醒学生碰到大数要先分级,然后再逐级往下读。在做课堂作业时,由于就在老师的视线之内,故正确率还算高。可是在做家庭作业时,少部分学生就不分级而进行读数,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学生,这个现象尤为突出,因而错误油然而生。
2、读数时夹杂阿拉伯数字现象出现。
这个问题在学习这类知识时一直存在着,每次都会重点强调,可往往就会有学生在书写时出状况。究其原因,有的是学生习惯性地写成了阿拉伯数字,有的是学生做题时的心不在焉,没有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3、读数时漏读0的现象屡屡发生。
对于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学生的掌握还不是很好。特别是万级末尾有0或个级高位有0的数,学生出错最多。他们容易犯迷糊,这个0要读还是不要读。
4、读数时丢掉计数单位。
学生在口头读数时都会读,但在书写时往往容易丢掉计数单位,虽然教学时一再强调了,但在检查作业时还是此类现象的发生。
针对这些情况,我只能在练习中加以改正,(学生并不是不会只是没有良好的听课习惯和做作业习惯,眼高手低吧)我相信学生会很好的掌握它的。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2课时)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七年级下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七年级下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七年级下
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四)课件ppt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七年级下
作三角形ppt课件
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七年级下
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一)课件ppt
频率的稳定性(2)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七年级下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七年级下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4)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七年级下
频率的稳定性(1)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七年级下
尺规作图(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课件ppt
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七年级下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七年级下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1)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七年级下
6.1感受可能性课件ppt
用尺规作三角形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七年级下
第四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回顾与思考课件ppt
平行线的特征(第2课时)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七年级下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回顾与思考(二)课件ppt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七年级下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1课时)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七年级下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七年级下
第三章三角形回顾与思考(2)课件ppt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回顾与思考(一)课件ppt
用尺规作角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七年级下
6.2频率的稳定性(一)课件ppt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七年级下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回顾与思考课件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