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制)二上《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单元分析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青岛版(五年制)二上《...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青岛版(五...

青岛版(五年制)二上《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单元分析

2016-09-05 收藏

一、教材地位

1、已学的知识

学习除法的开始

2、本单元的知识

理解平均分

初步认识除法

关于0的除法

利用除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3、后续学习的知识

进一步学习除法

二、单元素材

1、教材结构特点

两种分法对比出现,但不截然分开,对除法的意义反复强化。(第五、七单元)

2、本单元教学建议

1.加强直观操作,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后提升。

2.把握好教学要求:除法算式结论借助操作或观察获得。

信息窗一

知识点:理解平均分。

地位:是认识除法的基础

特点:分平均分两种分法,两法对比。

教学建议

1.在实际分一分的过程中认识平均分。

2、借助学具操作,探索平均分的不同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3、发挥好教师的作用。

讲解平均分;根据课堂生成,灵活调控教学过程,使学生经历把物体两种分的过程,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4、利用现实素材,强化平均分的操作练习。

信息窗二

知识点:除法的初步认识。

地位:教学重点

特点:平均分除法

教学建议

1.加强操作,进一步认识平均分,为学习除法奠定基础。

2、让学生尝试用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3.从等分活动中,抽象概括出除法算式,

用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讲解、引导)。

4、充分利用情境图资源和身边的资源,引导学生借助操作,把平均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巩固除法算式,进一步体验除法的本质含义平均分。

5、练习时注意: 加强操作、观察和算式的联系,深化除法的意义的理解。

信息窗三

地位:是除法意义的补充。

知识点:关于0的除法。

1、明确分得是什么,然后放手给学生。

2、创设情境,补充例子,进一步深化对0的除法的认识。

3.充分讨论、交流,发现规律。

信息窗四

知识点: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指导学生获取有用信息。

2、解决问题的过程多样化,不求从一个起点开始,但要引导学生会用算式表示。

3、强化两个红点内容的比较,

初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4、自主练习:加强算式和操作的联系。

信息窗五

知识点: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1、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

2、把握教学要求:理解分步解决问题的思路,不要求列综合算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