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4
收藏
1、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 、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会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重点: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 、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教学难点:
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性发生的结果。
教学关键:
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教具准备:
课件、硬币、珠子、彩球。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呢,老师想问大家两个问题?
1、明天是不是星期四?
生:是。
师:能确定吗?
生:能。
2、 明天是不是晴天?
生:(可能会说),是,不是,不知道。
师:分别让说是,不是,不知道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师:也就是说明天是不是晴天我们能确定吗?
生:不能。
师:生活中就是这样,有些事情我们可以确定它的结果,有的事情则不能确定它的结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研究不确定现象
1、师:大家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一个抛硬币游戏怎么样?
(出示幻灯片)请看大屏幕
抛硬币。(例1)
抛硬币活动要求:
(1)、抛之前先猜一猜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
(2)、分组进行抛硬币活动,注意记录和观察硬币落地后,有几种结果。
(3)、活动后,同学们想一想怎么用语言准确的描述描述硬币落地后的出现的结果。
2、师: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描述:这位同学说的挺好的,挺恰当的,我们就可能也可能.来说这种现象好不好。(板书:可能也可能.)
3、练习
好,再来看一下,现在老师手里有一个盒子,老师找几个同学来摸球,摸到球后,请同学大声的告诉大家你摸到的是什么球。
上学期高三第一轮复习数学:探索性问题(附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全国Ⅰ.文)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江苏卷)
三角函数第一轮测试答案
上学期高三第一轮复习数学:导数及应用(附答案)
新教材高二数学课外辅导材料09--直线中的对称问题与线性规划
200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全国卷二)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上学期高三单元测试数学(函数单调性与反函数)(附答案)
高三数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理科)
(三角函数)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全国Ⅱ.理)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天津卷)
抽样测试高三数学(理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抽样测试高三数学(文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沈阳二中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数学(附答案)
高三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练习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高三第二学期期中练习数学(理科)
上学期高三第一轮复习数学:平面向量及复数(附答案)
第二次质量检测高三文科数学试题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史数学(重庆卷)
2006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抽样测试理科数学试卷
高三数学(文科)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上学期高三第一轮复习数学:函数与方程思想(附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全国2卷
上学期高三第一轮复习数学:不等式(附答案)
抽样测试高三数学试卷(文科)
等比数列基础训练
上学期高三第一轮复习数学:集合与函数(附答案)
上学期高三第一轮复习数学:数形结合思想(附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