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07
收藏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所有的思维结果都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述和反馈。
1、由看图入手,逐步提高
小学数学课本中,有许多各式各样的插图,教师就利用这些图,对不同的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要求的语言训练。例如:低段学生要求看懂图形是什么、有几个、要干什么就可以了。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除了看懂图形之外,还要能有条理的分析图中的数量关系,能很快地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能计算出来。当然这一切都可采用课堂提问、语言表达的方式进行反馈。
为了做好看图说话训练,教师对学生进行了一些引导:①先学会看图。要求学生能全面观察,看清图,能简单说出图中有什么、有几个。②认真思考,弄懂图意。在看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对图的内容进行分析、口述,理清图中的数量关系。③发挥联想,要求学生能把看到的东西,能串联起来。④开口叙述,要求学生能尽量用自己的话进行阐述,并且中心明确,有条理性。这时语言的连贯性是需要有针对性地重点训练的。
2、由感性认识入手,到概念、法则的归纳和叙述
数学概念是用科学的精炼的数学语言概括而成的,能否准确叙述数学概念和法则,会直接影响到概念和法则能否正确形成及运用。因此,小学数学课本就先从感性认识入手,先让学生初步了解各种运算、认识各种图形,在学生了解和认识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概念和法则的归纳及叙述,最后发展到各种概念和法则的运用。例如:低段学生只是学会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知道各种图形名称;能读出算式;知道简单的数的组成和排列。而中高段学生,就开始学会什么是加、减、乘、除;什么是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什么是直线、射线、线段;什么是角;什么是三角形、四边形;然后发展到各种概念和法则及字母公式;最后发展到能进行各个概念、法则的综合运用。
3、养成学生多读题、多理解的好习惯
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多读题、多理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先让学生采用各种方式读题,然后让学生口述题意,说出解题思路,最后让学生列出算式,进行解答。这样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巩固和发挥,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特别是教学文字题和应用题更是如此。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让学生能自己说、多说,学生则应该敢于说、能说、会说。
最新学年第2学期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及心得反思
小学数学工作总结通用篇参考指导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总结
通用版小学数学老师年度工作总结范文参考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总结
名扬风小学数学暑期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第一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口算竞赛优秀经验总结
最新学年第2学期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及心得反思
小学三年级2013-2014年度上册数学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2013-2014年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第五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教师述职报告数学吧首发
2013年度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关于师德建设方面的规划
小学数学关于四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总结
最新学年第2学期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及心得反思
2013-2014年度上学期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教师工作总结
第九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教师述职报告
第三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最新教师个人工作总结2014年版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小学六年级上优秀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教学优秀工作小结
2013六年级数学第2册第二学期考试及评价总结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总结
2012-2013小学教师国培数学的研修总结
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总结
2013年春季期末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
2013年度下学期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