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9
收藏
不足之处:
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厘米,用尺子量身边的小型物体的长度基础上学习的。提出一个问题,黑板有多长,我先用学生尺去量,结果量了好多次才量完,学生一阵嘘嘘声,太麻烦了,后来一个学生说她的尺子比较长,是30厘米长的,稍微快点了,但是还是很麻烦。这时学生说,老师不是有很长的尺嘛,还有学生说那是米尺!好吧,就用米尺,结果量出来有4米长。
量黑板是不是应该让学生来量,老师帮忙。提出除了用米尺,还可以用卷尺,量衣尺测量。
让学生说说米尺和学生尺的不同用途,学生就说,量大型的物体要用米尺,量小件的物体用学生尺比较好。
详细认识米尺,也是从0刻度开始的,最多是100厘米,为什么又叫米尺呢,因为总长是1米,说明100厘米=1米。那么黑板长4米=400厘米。
用手臂表示1米有多长。当孩子们平举着手臂,微微向前弯曲,大概就体会到了1米原来是这样形象的。
第一天忘记带量衣尺和卷尺了,第二天带来了,先用量衣尺量腰围,挑一个胖点的,瘦点的,先教学生怎么量,然后让学生给学生量,让学生给老师量,分别把数据记在黑板上,量了几位同学后,学生对腰围也有了大概的印象,再上来一位学生,估计一下,大部分同学都估计得比较合理。因为量衣尺不够,只有个别同学实践量腰围。所以需要布置到课后作业,让学生家里去量。
成功之处:
学习米,厘米,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长度感,即使身边没有尺子,也可以大概估计物体一边的长度。在测量物体长度前先估计一下,以提高估计的准确度。在学生学会了用食指宽度表示1厘米,用大拇指和食指伸开微微弯曲表示10厘米,用两个手臂平举微微弯曲表示1米后,就很方便地估计了。
先估计教室长度,估计学生的身高,估计桌子的高度等,然后再用米尺测量。学生兴致勃勃,踊跃参与。
课本最后面的做一做,要求量出一根绳子的1米,2米,3米,更加增加了学生对长度的感性认识。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如何做好学习笔记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巧记初中数学口诀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顺应学科教学改革的趋势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满足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课前准备要有预见性
应如何提高初三数学成绩?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常用的10种解题方法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要不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练习册华东第19章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初三数学:《随机事件》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同步练习题和答案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
初二数学:《黄金分割》教案设计范例讲解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平时的数学学习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如何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数学复习"三步曲"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数学学习攻略
初二数学:《图形的位似》教案设计解析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多看数学书,抓住基础
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 北师大版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转化思想
初二数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案设计讲解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妙招教你检验数学答案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要始终抓住如何“从算术进展到代数”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课内讲解要有针对性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测试、检查的习惯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