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9
收藏
不足之处:
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厘米,用尺子量身边的小型物体的长度基础上学习的。提出一个问题,黑板有多长,我先用学生尺去量,结果量了好多次才量完,学生一阵嘘嘘声,太麻烦了,后来一个学生说她的尺子比较长,是30厘米长的,稍微快点了,但是还是很麻烦。这时学生说,老师不是有很长的尺嘛,还有学生说那是米尺!好吧,就用米尺,结果量出来有4米长。
量黑板是不是应该让学生来量,老师帮忙。提出除了用米尺,还可以用卷尺,量衣尺测量。
让学生说说米尺和学生尺的不同用途,学生就说,量大型的物体要用米尺,量小件的物体用学生尺比较好。
详细认识米尺,也是从0刻度开始的,最多是100厘米,为什么又叫米尺呢,因为总长是1米,说明100厘米=1米。那么黑板长4米=400厘米。
用手臂表示1米有多长。当孩子们平举着手臂,微微向前弯曲,大概就体会到了1米原来是这样形象的。
第一天忘记带量衣尺和卷尺了,第二天带来了,先用量衣尺量腰围,挑一个胖点的,瘦点的,先教学生怎么量,然后让学生给学生量,让学生给老师量,分别把数据记在黑板上,量了几位同学后,学生对腰围也有了大概的印象,再上来一位学生,估计一下,大部分同学都估计得比较合理。因为量衣尺不够,只有个别同学实践量腰围。所以需要布置到课后作业,让学生家里去量。
成功之处:
学习米,厘米,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长度感,即使身边没有尺子,也可以大概估计物体一边的长度。在测量物体长度前先估计一下,以提高估计的准确度。在学生学会了用食指宽度表示1厘米,用大拇指和食指伸开微微弯曲表示10厘米,用两个手臂平举微微弯曲表示1米后,就很方便地估计了。
先估计教室长度,估计学生的身高,估计桌子的高度等,然后再用米尺测量。学生兴致勃勃,踊跃参与。
课本最后面的做一做,要求量出一根绳子的1米,2米,3米,更加增加了学生对长度的感性认识。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课后同步练习题: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初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四单元试卷(2015-2016)
沈阳铁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理科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
无理数知识点总结:精选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复习
有关平方根的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复习
必备的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之鸡兔同笼的问题
2016学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1知识点整理:几何图形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考试试卷
2015年秋期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无理数
2015—2016学年初一数学第三单元考试试卷
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试卷
2015-2016学年初二上册数学第六章知识点:平均数问题
2016学年度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策略
2015-2016学年初一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正数和负数
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整式的除法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备战技巧:简便方法赢得时间
必备的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三角函数公式
必备的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有理数乘方
2015最新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判别式
高考一轮复习数学备考应对策略精编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填空题答题技巧介绍
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整理:整式的加减
2015最新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要点整理:二次根式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015必备初二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鸡兔同笼问题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练习及答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
2015—2016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效率如何提高
2015最新初二上册数学第六章课后检测题:中位数和众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