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浅析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浅析多媒体...

浅析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2-03-22 收藏

新课改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当今,恰当、正确地使用多媒体为数学这一“思维的体操”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表演平台”,使数学教学获得“效率高、印象深、氛围雅、感受新”的效应。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本身,对学习科目有兴趣,就可以激发他的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现在面对学生的“减负”,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有兴趣的事对他们来说不感到负担。要让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把教学过程组织得生动、有趣,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正可满足这一需要。多媒体具有声、光、形综合表现力强,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重复、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运用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9加几”这一课时,多媒体屏幕首先通过录像放出我们学校大门,这时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你们认识吗?”学生毫不犹豫的回答:“认识,是我们的学校。”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学校上了屏幕,非常的兴奋,接着又通过录像,带领他们参观了学校的各个地方,这对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太高兴了,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接着又出现学校大操场,多媒体展示操场上学校正在开运动会的场景图,生动地描绘了学生参加各项比赛的情景,画面上有赛跑、跳绳、踢毽、跳远等项目,还有观战的同学,再配上画外音,让学生情绪激昂,同时注意力也很集中,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看大屏幕画面,学生发现看台上有一些饮料,围绕“有多少盒”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轻松地学完了新课内容。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变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为学生抽象概括提供支持

多媒体课件具有集文字、动画、声音、图象于一体并可同时进行展示的优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前与后、上与下、左与右、内与外”之间的互相转换,变不易观察为容易观察,变难以理解为容易理解,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扩大了学生的认识空间,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减少了学生想象的困难,为学生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飞跃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为了体会“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和“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用一根线绕圆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得到圆的周长,这样既不利于过程的演示,又不利于学生观察。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却能把这个过程演示得非常清楚,首先屏幕上出现出3个颜色鲜艳直径不同的三个圆,然后圆周上闪动一个色彩鲜明的点,作为起点,之后这三个圆开始同时一起滚动一周,得到三个不同长度的圆周长,这样学生对圆的周长定义就有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很容易就概括出圆周长的定义。

[page]-->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数学概念、定义等知识都比较抽象,给小学生理解、掌握带来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教学手段,遇到的最大难题莫过于一些课本的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师牵强附会的讲解这些知识点,结果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而把现代化教学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的处理能力,形成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现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促使学生理解、把握它们的本质属性。让教师讲得少、学生思考多,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光靠老师讲解,或用传统的教具教学,都会感到非常枯燥,让二年级学生难以理解。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原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首先,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十二个数字、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5个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钟,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对练习题目第1题4幅图,通过多媒体动画创设了一个小学生一天作息时间的生活情景,来巩固新知,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新理念。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教学是否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关键看数学是否突出了“过程”。引入多媒体课件,使“过程”比传统数学展现充分。学生在快慢适宜、因人施教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完善的思维训练,更深刻地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例如:数学“1~5的认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常借助书上的插画或挂图来讲解,但它是静止的,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在采用多媒体的课堂里,我将教学情境图“野生动物园”图制成多媒体动画课件:“湛蓝的天空,一轮红日,飘来4朵白云,一位教师带4个学生来到野生动物园玩,1头大象从左边徐徐走来;右边大树旁,有2头犀牛在休息;3只羚羊,3只长颈鹿从不同方向走来;4只小鸟自由飞翔;草丛中5朵鲜花开放。然后画面定格,让学生观察以上画面,并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个?”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呈现,学生很快地说出人和物各对应的数,并会认、会读这5个数。再如,教学“分类”这课,通过多媒体演示去商店购物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商店的物品为什么要分类放置,怎样分类放置,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整理冰箱”的活动,让学生实际体验分类活动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分类理由,从而理解分类的思维方式,掌握分类的方法。

综上所述,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造生动活泼的界面,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在愉悦中主动去探索,在“过程”中发展思维,获取知识,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