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9
收藏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
首先是培养学生“说”的习惯。
——教师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大胆练说。
——辅以“说”的策略,使学生善说。例如:在教学“同样多、多些、少些”时,首先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即先摆出3个三角形,再摆出和三角形同样多的圆形。许多学生都很快摆出3个圆形,然后让学生想一想,即启发学生思考刚才摆的过程:为什么要摆3个圆形?学生就可借助刚才动手操作的演示,组织自己较简单的语言,最后让学生说一说“一个对一个地摆就是同样多”,“同样多是一样多”,“三角形摆3个,圆形摆3个”等等。这样,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达到抽象化,能借助较简单的语言把思维过程表达出来,即理解了“同样多”的含义,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种手到、脑到、口到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也增强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的最终目标。
其次是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愉快的周末》时,笔者觉得套圈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直接说出套3个圈最多能得几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因此就特意设计了套圈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去体会,在玩中去体会套3个圈最多能得几分。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个问题的难点,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体验了成功,自信心增强了,注意力集中了,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也培养了。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实行奖励机制,适时恰当地评价学生
在教学中,如发现有学生认真听讲,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表扬,以此为榜样,让大家学习专心听讲的同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榜样带动大家,能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则应该及时指正,必要时还加以“警告”——如果再这样,老师就不给你批改作业,不给你画漂亮的红五星。这样,学生便学会了倾听,学习也主动了。
二、培养学生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
——培养组内学生共同探究的习惯。
——培养组内学生相互竞争的习惯。
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培养竞争习惯,既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促进了组与组学生之间的比、学、赶、超。例如:在教学十几减8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组际相互竞争的氛围:观察
11-8=3
12-8=4
13-8=5
14-8=6
15-8=7
16-8=8
17-8=9
18-8=10
这八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小组交流,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多、秘密大?
话音刚落,情绪高涨的各组同学已围在一起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等到大组交流时,小组长们都争着第一个发言。竞争的诱惑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了活力,学生们从中了解了有趣的规律,同时也促进了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
高一数学成功法则:预习好才是真的好
2015高一数学知识点:图形周长
高一学生消除数学学习障碍的对策2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训练题(人教版)
过来人谈经验之2017年高一数学学习方法
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三章《二倍角的三角函数》知识点梳理
高考数学易错易混考点:不等式
高考过来人:从71分到142分我的高一数学经验谈
2017中考数学冲刺阶段的建议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题(2017年)
小学一年级数学:孩子口算能力的培养
2017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检测卷(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
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
数学辅导资料:初中代数公式教学四模式(七)
初一新生必读——正负数提高认识讲解系列(二)
2017年中考数学的备考三要点
初一数学教学设计:整数的加减
高考数学公式: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高一新生如何听好前几堂数学课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青岛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计算综合练习题
2017年中考数学一模模拟题备考(汇总)
高一上学期数学月考复习知识点:函数及其表示
高一新生篇: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初一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分析与解决问题
名师讲堂:高一新生怎么学好数学
如何学好高一数学 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017中考数学复习方法:解题实用方法汇编
2015年秋高一数学期中考试章节复习要点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