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在数学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2011-10-19 收藏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

首先是培养学生“说”的习惯。

——教师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大胆练说。

——辅以“说”的策略,使学生善说。例如:在教学“同样多、多些、少些”时,首先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即先摆出3个三角形,再摆出和三角形同样多的圆形。许多学生都很快摆出3个圆形,然后让学生想一想,即启发学生思考刚才摆的过程:为什么要摆3个圆形?学生就可借助刚才动手操作的演示,组织自己较简单的语言,最后让学生说一说“一个对一个地摆就是同样多”,“同样多是一样多”,“三角形摆3个,圆形摆3个”等等。这样,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达到抽象化,能借助较简单的语言把思维过程表达出来,即理解了“同样多”的含义,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种手到、脑到、口到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也增强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的最终目标。

其次是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愉快的周末》时,笔者觉得套圈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直接说出套3个圈最多能得几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因此就特意设计了套圈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去体会,在玩中去体会套3个圈最多能得几分。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个问题的难点,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体验了成功,自信心增强了,注意力集中了,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也培养了。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实行奖励机制,适时恰当地评价学生

在教学中,如发现有学生认真听讲,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表扬,以此为榜样,让大家学习专心听讲的同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榜样带动大家,能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则应该及时指正,必要时还加以“警告”——如果再这样,老师就不给你批改作业,不给你画漂亮的红五星。这样,学生便学会了倾听,学习也主动了。

二、培养学生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

——培养组内学生共同探究的习惯。

——培养组内学生相互竞争的习惯。

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培养竞争习惯,既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促进了组与组学生之间的比、学、赶、超。例如:在教学十几减8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组际相互竞争的氛围:观察

11-8=3

12-8=4

13-8=5

14-8=6

15-8=7

16-8=8

17-8=9

18-8=10

这八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小组交流,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多、秘密大?

话音刚落,情绪高涨的各组同学已围在一起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等到大组交流时,小组长们都争着第一个发言。竞争的诱惑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了活力,学生们从中了解了有趣的规律,同时也促进了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