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6
收藏
数学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式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因而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练习的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传统的教学中,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课内不足课后补,造成教学上的恶性循环。老师与学生辛苦,但教学效果甚差。为此,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总结和借鉴了先进教师的经验,积极进行教改,探索设计有效的练习。在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以达到减轻小学生负担、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培养能力的目的,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谈谈自己在探索过程中总结的一些体会。
一、有效练习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特别注意几点:⑴明确所设计练习的目的和意义;⑵注意练习设计的步骤和方法;⑶练习的时间和次数要适当分配;⑷充分发挥反馈练习的作用。只要注意这几个问题,所设计的练习才起到有效的作用。
二、练习的设计的几点建议。
组织学生练习,做到提高练习的效率,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认真研究,周密地进行练习设计。在十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先进教师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练习设计的体会。望能抛砖引玉,互相研究,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1、周期反复,交替再现,达到巩固的目的。
学生学习数学,总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对某个数学知识有一个表象认识,然后在多次反复应用中,加深认识,逐步形成他自己思维里的东西,这样就达到巩固的目的。因此,在练习设计时,要注意周期反复再现。例如,在教学新内容时,练习题中要适当穿插一些前面学过的内容,让学生有一个反复接触的机会,寓复习于平时练习中。根据人的遗忘规律,新学的内容,反复再现的周期要短些,然后逐步放长,熟练的内容,反复再现的周期就可以更长一些。
2、联系实际,在实际应用中加深理解。
小学数学内容,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应多考虑从实际问题出发,使学生明确学以致用,并在应用中加深理解。例如,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学校下星期要检查教室的布置,我班计划星期六粉刷课室的四周墙壁和天花板,现知道每平方米大约需要石灰200克,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大约需要买多少千克石灰?学生表现非常踊跃,积极举手说出计算方法。我拿出卷尺,让学生亲自测量、计算。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以及实际应用,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对学习数学的创新思维。
3、练习设计要有对比性,防止产生思维定势及干扰。
小学生学习数学,往往会产生思维定势,今天学习乘法应用题,往往认为所有题目都用乘法做,明天学习除法应用题,又会认为题目都是除法题。因此,练习的设计要做到新旧知识不断交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学生在解题时,新旧知识容易相互干扰。例如: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后,有些同学就会分不清什么时候求周长,什么时候求面积。因此设计练习时,就要设计一些有对比性的题目,让学生辨别、判断、分析。在比较、分析中揭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加深认识,使知识达到内化的程度。
4、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
平常,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的新内容很快表示理解,并对模仿性的练习做得很好,但是,在做综合练习或调研题时,很多学生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错误,反映了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学生常常错的或预测学生可能会错的题,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例如:在教学第十册“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的“互质数”的概念时,曾设计了这样一组判断题。
[page]-->
①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没有公约数。()
②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
③两个不同的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
④相邻的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
⑤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不可能成为互质数。()
⑥1和任何自然数为互质数。()
通过这样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互质数”的含义,避免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出现的错误,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5、练习设计要有坡度,为学生提供思维及想象的阶梯。
学生认识事物总是从简单到复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同时,学生的素质不可能是一致的,有的接受能力强,有的接受能力弱,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应有坡度,有阶梯性。例如,可先设计一些模仿性的练习,然后逐步提高要求,设计一些富有变化和发展的练习,这样就可面向全体,各有所得,让优生能永不满足地探索研究,让差生也能感受成功的快乐,使全班的同学的智能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和谐发展,收到较好的效果。
6、练习设计要有趣味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学习也如此,如果能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题目或数学游戏,学生必然兴趣盎然,积极参与。例如:在教学完第一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可设计这样一组题:“找朋友,手拉手”。
(在学生做题前,老师先鼓动一下情绪,学生就会积极投入。完成后,老师就交朋友方面适当教育,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根据低年级学生意志力容易分散的特点,教师如果能设计这样有趣的练习或游戏贯穿于整节数学课之中,必然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中高年级数学也可适当穿插,既可增加学习气氛,又可加强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例如:在教学第十册“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这节课结束前设计一个游戏。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学号,按老师要求站立,看谁反应快。
①学号是质数的同学,②学号是最小合数的同学,③学号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同学,④学号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同学,⑤学号是合数的同学,⑥没有站立过的同学。这样可以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心情结束一节课。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养成学生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学习品质。
以上是本人在练习设计中的一些体会,要提高练习的效率,还要处理好题目的质和量的关系,题目不宜多,题型要丰富,还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仔细考虑,这样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识比》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2017年中考数学一模模拟试题练习(预测)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WORD试卷版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试卷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
2012年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试题《运算定律》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试卷题目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苏教版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至五单元试卷考试综合卷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分数除法试题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八单元月考DOC试卷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六上期末冲刺测验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
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期末考试试卷名师推荐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试卷
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优质试卷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试卷
新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露在外面的面》导学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试卷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优秀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