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2
收藏
“设问”是一种常用的启发方式。设问一出,学生就要动脑、动口和动手,所以教师高质量的设问,能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以尝到思维飞跃之果。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设问:
一、在知识的关键处设问
善于围绕教学中心抓住课堂教学的关键提问,能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倒数的概念。老师在引导学生归纳了倒数概念之后进行设问:你对这个概念是怎样理解的?(突出三个要点:积是、两个数、互为)这里的积是1的两个数是指什么样的两个数?谁能举例说明如果学生没有讲到“1×1=1,这个例子,老师可以继续提问:1有倒数是多少?(1的倒数是它本身)你对“互为”是怎样理解的?请举例说明。由于问题提在关键处,学生围绕关键处观察、思考,所以理解得深、记得牢。
二、在知识的内在联系处设问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伸和发展。在教学新知时,注意在知识的内在联系处设问,有利于学生建立和加深理解新概念。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为了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先通分、后加减的道理,可拟定如下设问:整数加减法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加减法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分子可以直接相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分子不能直接相加减?这样的设问,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系统之中,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总结出计算规律。
三、在相似易混淆处设问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形式相近、联系紧密的概念、法则、公式等极易混淆,影响学生准确掌握和运用。因此在这些相似易混处设问,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除法的两种分法对比”是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教师可以采用图解配合设问的方式辨折。
针对左图提问:把6只小兔平均放在3个笼子里,求每个笼子放几只,是什么意思?(把6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怎样分?用什么方法列式计算?(学生答后,教师板书:6÷3=2);算式每部分表示什么意思?针对右图提问:把6只兔子每2只放在一个笼子里,一共需要几个笼子?是什么意思?(把6按每2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怎样分?……(仿照左图的提问)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6÷2=3。通过以上设问,引导学生进行两种分法的异同点比较,经过对比,可以沟通过两种数量关系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除法的两种应用。
四、在探索规律中设问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在探索规律中设问,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对知识获取鲜明的印象。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首先让学生在方格中进行7连续加7的计算,然后再出示1条用7个三角形摆的鱼图,提问:一条鱼共用了几个三角形?怎样列式并算出得数。(7×1=7)“7×1=7”表示什么意思?谁能根据算式表示的意思编一句乘法口决?(一七得七)“一七得七”表示什么意思,摆2条鱼共用几个三角形,怎样列式计算,(7×2=14)谁能根据算式表示的意思编一句乘法口诀?这样通过围绕所提问题进行摆、看、说的活动,就能独立编出其它几句有关7的乘法口诀,从而对编7的乘法口诀有了较深刻的印象。重要的规律出之学生之口。在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设问的恰切使用,不仅激发了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了思维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有稗益。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3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学案
数学文化之哥德巴赫猜想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1二次根式(第1课时)》教案
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教学分析(5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复习教案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数学学习三部曲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的加减(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2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2课时)》教学案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6、7的加减法》教案
2016年猴年春季学期小学二年级数学新学期工作计划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1二次根式(第1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的乘除(1)》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3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教案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探究(9篇)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1二次根式(第3课时)》教案
小学数学个性化学习探究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3二次根式的加减(第2课时)》学案
中考数学复习有效学习方法(2016)
2016中考数学复习必知的复习技巧有哪些
2016年中考数复习指导:学需要掌握的七门武器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3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1二次根式(第2课时)》学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1课时)》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