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2
收藏
自从上学期开始接触课程纲要,我一直就比较困惑,究竟何为课程纲要?就这样在思考困惑中编写了上学期的课程纲要,与其说是编写,还不如说是照着学校提供的表格框架“比葫芦画瓢”。懵懵懂懂写了两个单元,后续大家也没有在一起沟通交流,以致在寒假中编写下学期课程纲时还不知其为何物,仍然是照着框架“比葫芦画瓢”,困惑的问题还有不少,特别是关于“实施策略”和“评价策略”的困惑,打电话和外校的同学沟通,她和我一样困惑。
对于“实施策略”和“评价策略”这两个方面,我自己的理解。比如“实施策略”,我个人认为是建立在运用细化课程标准的方法细化出每一节课的目标之后再总结出来的每一节课的具体“实施策略”;而“评价策略”则是延续去年郑州市举行的“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比赛中要求的每一节课的具体“评价设计”。如果按照我理解的方法,编写全册的课程纲要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因为据以往的经验可知细化一节课的标准便会很繁琐,更何况有部分老师迄今为止还没有独立地对一节课进行过细化课标分析及评价设计。于是在实际具体编写课程纲要的过程中,老师们往往是从网上或教参上摘录部分语言即可,完全没有达到最初编制的目的和效果。
开学第一课,按要求和学生分享课程纲要,白艳自始至终备课我都陪在身边参与其中,从中我发现了几个问题:
1、 没有教过本册教材的年轻老师对全册内容不够了解;
2、 在给学生呈现学习目标的时候还不习惯以“学生”为主语进行叙写(源于日常教案中就没有这样来写);
3、 觉得青年教师一定要多读书,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白老师在周五上了课,课中我发现课件中某些呈现给学生的语言还是不太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待继续推敲。
接着我自己在两个班也上了分享课程纲要的课,第一节由于升国旗耽误十几分钟时间而没有进行完。主要反思第二节在五班的上课情况:
1、 内容对学生来说稍显枯燥,课堂兴致不太高;
2、 部分学生在老师呈现单元学习目标前不愿举手发言,他们说是因为害怕自己说的和老师总结的不一样。我的思考:是自己总结的语言不符合学生的语言特点?还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常属于培养?不管是哪一种因素原因都在老师,都要注意;
3、 部分学生在总结每个单元要学会的内容时会将一些具体的计算方法等说出来。我的思考:由于开学已经好几天,很多学生已将预习过课本,所以下一次的课程纲要分享一定要放在真正的开学第一课,以免学生已经预习而失去兴趣。
4、 让学生看着整理出来的纲要内容是否有些单调,某些课是否应该结合课本。在其中一个班我有两个领域的内容是让学生看着课本分析的,感觉学生看着课本比看着大屏幕的情绪要好一些。
5、 在分析每一节课(或某个单元)的时候是否需要引领学生回忆并猜测学习本节课(或本单元)需要用到以前的哪些知识,渗透知识的迁移,也利于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网络。
另外我和外校老师沟通此事,他们学校上课的方式和我校略有不同,他们是把课程纲要的表格及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进行分析研究。这样学生的兴趣可能更低,但我校用PPT呈现却有两部分没有出现。两者各有利弊,怎样协调利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且行且思,不断完善。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概率初步单元测试1
九年级数学三视图同步练习2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概率初步测试题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概率初步同步测试题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函数提高测试试卷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方程与方程组复习题2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复习题
九年级数学三角形基础测试试卷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概率测试题
九年级数学三角形与四边形专题训练1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概率初步单元测试4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方程与方程组复习题1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函数应用题复习题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分式和二次根式专题训练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解直角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多边形及四边形专题训练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概率初步单元测试5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弧弦圆心角课时同步练习练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解直角三角形同步练习2
九年级数学三角形专题训练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概率专题训练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分式提高测试试卷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课时练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函数及其图象复习题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函数基础训练题4
九年级数学三角形与四边形专题训练2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解一元二次方程测试题
代数式和整式及因式分解专题训练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概率初步单元测试3
九年级教学九年级教学解直角三角形同步练习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