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7
收藏
小升初考试是小学生面临的第一次重要的考试,它关系到小学生是否可以接受更好的初等教育。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做好小升初的复习备考,查字典数学网小升初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小升初数学常考的公式,希望大家在小升初的备考过程中有所参考!
小升初数学常考的公式大全
小升初数学知识总结:体积和表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 2 公式:S=(ab+ac+bc)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 S=6a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 = 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 = 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 = a3
圆的周长=直径 公式:L=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 公式:S=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希望我们准备的小升初数学常考的公式符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在你们复习备考过程中起到实际的作用,愿大家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重点初中院校!
中国学生需要怎样的数学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乐学“五步曲”
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让数学教学更深刻、更理性
实施学生评价的方法和措施
由“教”到“引”使学生会学
如何提高差生成绩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以 学 定 教 的 尝 试
素质教育下的数学教育与评价体制
“数学日记”让师生共同成长
浅谈小学数学日记
运用比较教学,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课程实施:问题与对策
在小学数学课堂实施开放式教学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让评价走进孩子的心灵
美国日本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目标与评价的比较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求异思维,提高数学素养
特级教师精妙的课堂语言
数学课堂教学创造力培养的探索
对数学试卷命题的几点思考
谈提前渗透代数思维方式
如何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
教师角色转换的实践与思考
让学生快乐的做数学练习
通过有效途径提高课堂效率
什么样的课程不是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情感教育之我见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