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5
收藏
小升初知识点是学习生涯的关键阶段,为了能够使同学们在语文方面有所建树,小编特此整理了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数量关系计算公式,以供大家参考。
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长度单位: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亩=666.666平方米。
体积单位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重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比
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9:18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一定)或kx=y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小论文 如何让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小论文 以疑促思 以情蕴学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计划2020.01
让探究之花绽放课堂 ——关于《比的基本性质》两次教学的反思
漫谈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小学数学关于非纸笔测试总结
2019-2020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2019年年终总结——一年级数学老师述职报告,不足与改进
高中数学教育高中生创新意识培养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布置的优化策略
五年级数学、副班主任2019---2020学年上期工作计划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小论文 在反思中教学
一年级数学老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个人总结
2019—2020上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交流 一年级数学口算练习小妙
一年级班主任、数学老师工作反思 上学期的收获
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钟表》教案、教学反思
民族小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素养”趣味游考活动方案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练习(练习十八) ——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课堂听算训练的记录
四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2020.01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生下学期学情分析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小学三年级数学老师工作总结
集思广益话复习 共谋良策促提升—五数组上学期复习活动总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我的反思与改进(成绩未出时)
五三班数学老师及副班主任上期工作总结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一年级数学培优补差总结
二年级数学上册2019-2020学年个人工作总结
一年级五、六班数学培优助潜计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