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7
收藏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主题图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能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末尾有“0”的数的乘法计算。
教法:引导、探究法
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1、计算下面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
4.8×0.39.6×0.8
2.6×2.11.3×2.2
2、请你很快说出下面算式的积是几位小数?
第一组:2.5×0.3=2.5×0.33=
2.5×0.333=2.51×0.333=
第二组:7.2×1.4=0.72×1.4=
7.2×0.14=0.72×0.14=
3、南美赤道地带的三趾蛞蝓是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它在地面上每分大约爬行2.2米,在树上的爬行速度是地面的2.15倍。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教师谈话引入新课。并出示学习目标。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1、交流自学情况:一条春蚕土吐丝的长约多少千米??
列出算式:1.2×1.25=
2、小组展示成果。(展示部分)
3、交流估算方法。
4、交流计算方法。如何列竖式,每一个乘法的数位怎样对齐?结合上一课的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的关系进行研究。
5、规范小数乘法竖式写法。
得出结论:第一个乘数有两位小数,第二个乘数有一位小数,两个乘数一共有三位小数,积就有三位小数。把积小数末尾的0划去,因为小数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变,这样就可以把小数化简。
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四、点拨升华
第一个乘数有两位小数,第二个乘数有一位小数,两个乘数一共有三位小数,积就有三位小数。把积小数末尾的0划去,因为小数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变,这样就可以把小数化简。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当堂训练
1、第43页的第1、2题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2、完成第43页的第3题并交流。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拓展提高
完成练习册页思维拓展。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八、作业布置:教材第43页“练一练”的第4、5题
板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角的认识练习课》教案
2016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百分数)
小升初综合能力练习题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垂直与平行》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变换之轴对称》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解质因数》教案
小升初数学比的知识学习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和倍数》教案
初二数学下学年期末备考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质数和合数》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必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
小升初数学倍数特征的学习
2016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的)》教案
计算公式小升初数学学习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计算整理与复习》教案
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新华师大版
必备小升初奇数和偶数的学习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下学年期末备考模拟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