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7
收藏
《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这节课主要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一次函数图像画法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几组特殊函数图象的特点和函数表达式之间关系归纳总结出函数图像的一般规律。加深对图象表示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1.如果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那么他们的函数图像互相平行;2.将直线y=kx沿y轴向上平移b个单位,得到直线y=kx+b;沿y轴向下平移b个单位,得到直线y=kx-b;3.由k、b的正负号判断函数图像所经过的象限。本节课的难点是根据函数表达式中k和b的正负快速的画出图像的草图进而判断出图像所经过的象限。
上课一开始我让学生自己先动手运用两点法画出y=-2x,y=-2x+3,y=-2x-4这三个函数的图像,接着让给学生观察这三个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以及函数表达式中的共同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第二步,我以教鞭作为教具取一个固定的点在黑板上动态的演示出直线的上下平移,得出图像的平移与函数表达式之间的关系;再讲最后一个内容之前先让学生观察函数表达式中的b和图像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表达式中的b就是图像与y轴的那个交点,从而得出当y0时图像交与y轴的正半轴,当y0时,图像交与y轴的负半轴,再结合k正负决定函数的增减性这个知识点,学会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大致的画出函数图象,进而判断出函数所经过的象限。
这节课基本脱离教材的束缚从学生的认知顺序出发,层层递进。在教学当中设计了多个学生自己思考的过程,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做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多思考,自己动手得到结论,让他们的印象更加深刻,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并运用结论。通过随后的提问、练习以及下课前得小测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掌握的很好,基本完成了学习目标。
但从这节课来看,也有一些不足之处:1.在讲解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时,已经引导得很到位的时候,还是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总结这个结论;2.讲课语言不简练有许多地方重复啰嗦,提出问题指向性不明;3.表扬的力度不够,有几个成绩靠后的学生踊跃的举手回答问题,我没有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表扬。
总之,通过教学反思,使我再次体会到:教学是一门艺术。因此我要经常反思、总结,使这门艺术不断贴近学生发展的需求,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2015八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的确定同步练习题
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和减法》练习
2016届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的六个建议
201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双曲线同步检测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能力测试题
2015必备的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知识点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卷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模拟卷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强化练习
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第三章复习要点: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数据的离散程度同步检测题:精选八年级上册数学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综合试卷
去括号法则知识点复习:精选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练习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与表内除法》试卷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综合试卷
八年级上册数学平方根随堂同步检测题
高分生分享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解答题的解题技巧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同步试题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加减法》试卷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试卷
2015-2016高考数学复习解题技巧盘点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同步试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同步试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同步试题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调研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