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阶段培养渗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在小学阶段培养渗透学生...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在小学阶段...

在小学阶段培养渗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016-06-23 收藏

一、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是分析数量关系的起点和依据,只有审题正确,才能顺利地解题,审题也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

(一)在应用题审题时要做到:一读、二找、三变。首先应让学生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条件与所求的问题,接着找出题中关键性字、词、句,弄清它们的意义和作用,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

(二)在计算题(式题)审题可以强调一看、二想、三画、。看运算符号、想运算顺序、画运算线。教会学生观察题型,正确运用算理进行计算。

(三)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 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二、培养学生细心计算和及时检查的习惯

1、细心计算的习惯

学生计算上的错误,不少是由于粗心、马虎造成的,因此,细心计算的习惯必然是良好数学学习品质的基础,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如一步计算的式题,要求学生从懂、会练到熟、活。达到不加思索即能很快算出结果的地步。四则混合计算,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运算顺序和脱式的格式计算,不能省略计算步骤。同时还要求做到方法合理,能简算的要简算,能口算的就不用竖式计算,计算前认真检查题目,数字是否抄错、分开了,计算时做到细心验算,一步一回头,绝不出现粗心产生的错误。

2、及时检查的习惯

解题过程的检验不仅能保证解题结果的正确,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了解和掌握更多的验算方法,通过验算自已发现错误,自己改正错误。使验算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

三、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首先,要求学生书写数字和文字要规范工整。做作业时,做到手不离尺等。其次,作业要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应有作用的切实保证。

再次,在学生习惯形成的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为了让学生学有所循,教师要十分注意板书的规范工整、教学的逻辑性、语言的准确性与精炼性,努力促使学生良好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最后,培养学生规范作业的习惯,还可以让学生学自已、学他人。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批注一些鼓励性符号,如笑脸添、小红旗等。学生便会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组织作业评比,优秀作业展评,也可以让学生从中学到榜样。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