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收藏
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
第1课时
轴对称
教学内容:
教材P82图形运动(二) 轴对称(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确定对称点的位置,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轴对称的美感,知道大自然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确定对称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解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轴对称图片
师:这些图片好看吗?为什么好看?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二、复习旧知
1、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2、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3、看书中图片,画出对称轴。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
(1)合作探究
①这幅图对称吗?
②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
③点A和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④点B和点( )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⑤点C和点( )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⑥我发现: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
(2)汇报交流
①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②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
2、出示例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 在思考的基础上,用铅笔试画。
(3)小结
①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②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③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④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四、课堂练习
P84做一做第2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2、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
图形运动 (二) 轴对称(1)
方格纸上画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从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入手,认识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然后通过作松树图形来找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其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18.1.2勾股定理(第二课时)课件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17.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课件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探索勾股定理课件ppt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20.1.1平均数(第2课时)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勾股定理复习课课件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一)课件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菱形的判定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菱形课件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勾股定理课件新人教版八年级下(作者:吕春明)
分式方程应用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作者:邵志清)
16.2.1分式的乘除(2)课件ppt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16.2.1分式的乘除(1)课件ppt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第17章反比例函数单元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2)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反比例函数复习课课件新人教版八年级下(作者:王开权)
正方形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教师:何金发)
中位数与众数课件ppt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20.1.1平均数(第1课时)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18.1.2勾股定理(2)课件新人教版八年级下作者:孙丽
统计调查(一)课件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课件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统计调查(一)课件ppt
20.2.2方差课件新人教版八年级下作者:陈淑山
17.1.1反比例函数课件新人教版八年级下作者:丁兴儒
19.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课件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课件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数据的分析复习课课件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19.2.1矩形课件新人教版八年级下作者:叶基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