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收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分类比较中经历对垂直与平行的探究,知道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
2、理解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的含义,并会进行判断。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自主构建新知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的含义,并会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1、 发现表面看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实际是相交的。
2、 理解同一平面和互相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小棒、白纸、彩笔、尺子、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直线,也知道了直线的特点。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与直线有关的知识垂直于平行。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带者这些问题一起去理解垂直与平行的含义,并会进行判断。
3、理解同一平面
昨天,我布置了通过想象画两条直线,刚才查了一下,大家画得很规范,作品也保存地整洁。我也画了两条直线(不在同一平面),你看我画的两条直线和你画的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就先来研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二、民主导学
(一)探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任务呈现
1、学生在组内整理作品,找出不同情况。
2、小组展示作品,并征集班内所有不同情况。
3、给作品标号。
4、小组合作分类
这么多不同的情况,它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我们来试着分分类。看哪几号作品可以分成一类?边分边说理由。(组长做好记录)
自主学习:学生张贴作品,讨论并分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二)展示交流
1、指名小组进行分类。
2、其余的小组提出不同的意见,并说明理由,逐步调整分类。
(1)对学生分的 进行质疑:这种情况真的都不相交吗?怎么就能相交呢?
(2)质疑::为什么 延伸后不会相交呢?
3、总结:通过分类,我们知道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类?
八年级数学中心对称图形单元测试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单元测试
八年级数学证明同步测试
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单元测试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同步练习4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同步练习7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同步练习3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同步练习1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同步测试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同步测试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同步练习6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变换同步练习
八年级数学分式和它的基本性质同步练习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同步练习2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同步练习1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同步练习5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同步测试1
八年级数学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同步练习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同步练习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除法同步练习2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除法同步练习3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同步测试2
八年级数学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同步试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同步测试
八年级数学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同步练习
八年级数学函数及其图象同步测试
八年级数学整式乘法同步练习1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除同步测试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同步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