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收藏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0~91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感知平均数的范围。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自己的身高
教学过程:
一、预学--谈话导入
师: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以后,要想比较蓝鑫小组和长敏小组哪个小组的成绩好一些,怎么比较呢?
生(预测):比较总分,看看哪个小组的总分高。
生(预测):这样不公平,我们小组三个人,他们小组四个人。
生(预测):应该比较平均成绩。
师:对,应该比较他们两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在我们数学的统计中,平均成绩也有一个名字,它叫做平均数。
每年的四月七日是世界卫生日,环境卫生对我们的身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学校的环保小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收集了很多的废旧塑料瓶。出示课件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平均数教案
课件出示自学小贴士,学生独立完成
1.自己想办法找出这几位同学收集的废旧饮料瓶的平均数,你有几种方法来解决。
2.这个平均数表示什么?它是不是实际每个人收集废旧饮料瓶的数量?
3.平均数与这组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独立完成后组内做好分工,在组内交流,看谁说得好,看谁听得认真!
二、互学--小组交流,展示点拨
1.小组交流
师:已经计算出来的同学,小组可以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你的方法,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对又快!
生(预测):可以通过画图表来解决,每个人先都画出11个,然后将剩下的8个平均分下去,每人就是13个了;
生(预测):把他们每个瓶子用一个圆圈表示,再进行移动,使每个人的瓶子一样多为止,这样把小红的一个移给小兰,小明移两个给小亮,这样每个人就一样多了;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练习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除法(除数接近整十数,商一位)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角的分类和画法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第八单元总复习:复习空间和图形(2课时)
《角的认识》教案
“角的度量”教学片断与评析
一亿有多大 教学设计
《因数中间或尾末数有0的乘法》教案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实录与评析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统计《纵向复式条形图》教案(2课时)
《口算乘法》教案
《用接近整十数除商一位数试商方法的灵活运用》教案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的练习
第八单元总复习:复习多位数的认识(2课时)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数学广角1(2课时)
第八单元总复习:复习统计(2课时)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练习课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与说明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六单元统计: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课时)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初探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数学广角2(2课时)
角的度量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教案
常见的数量关系(1)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统计(一)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