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比例的意义》教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比例的意义》教案

2016-06-21 收藏

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比例的意义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2.出示情境图,(课件演示 )

(1)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

( 2)图中有什么相同之处?

(3)你们知道下面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4)写出它们的长和宽的比,求出比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教室里的国旗:(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说明:我们看到这两个的长宽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

也可以这样表示:出示比例的分数写法。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在上面图中的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学生说出能够组成的比例。

3.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归纳发现的规律

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

4.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出示表格来比较。)比是两个数相除的式子;而比例是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是四个数。

教师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

引导学生从意义上、项数上进行对比,最后教师归纳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5.做一做。

完成课文做一做。

第1题。

(1) 什么样的比可以组成比例?

(2) 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3) 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说一说

(4)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检验各自所写的比例。

(强调:本课主要利用求比值的方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第2题。

(1) 学生独立写比例,看谁写得多。

(2)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一共可以写多少个不同的比例。

6.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比例?

(2)一个比例式可以改写成几个不同的比例式?

(用1、2、5、10四个数写出所有的比例式。8个,并且找出写的规律。)

二、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六第1~3题。

三、作业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遵循由易到难,步步深化的教学规律,按照复习旧知--创设情境--学生思考--学生计算--教师总结--学生自主探究(反馈)的模式进行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