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3
收藏
三步应用题、数据整理、求平均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3页的第4—7题,练习八的第
5、6题。
教学目的:通过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
答方法;掌握数据整理及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一、整理和复习三步应用题 。
1.教师在黑板上并列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4题和第5题。
请两位学生读题后,分别说一说题里的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全班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集体订正后,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第4题和第5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为什么这两题都可以用简便算法计算?
2.教师先出示题目:同学们抬水浇树。三年级浇45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浇lo棵,五年级浇的棵数等于四年级的2倍。五年级浇树多少棵?
请一位学生读题后,让学生自己解答。
接着,教师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6题。读题后,让学生说一说题里的条件和问题,并且让学生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然后,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提问:这一题与上面一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上面一
题是两步应用题,下面一题是三步应用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教师:我们这一册所学习的三步应用题都是在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把两步应用题改编成三步应用题主要有2种方法:增加条件、改变条件的叙述方式、改变问题。第6题是从上面的两步题改变问题而变来的。现在,大家试一试用另外两种方法把上面的两步题改编成三步题。
鼓励学生改编题,集体订正所改编的题。
3.做练习八的第
5、6题。
教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做完集体订正。
二、整理和复习数据整理及求平均数
教师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第33页,默读第7题,理解题意。(教师也可用小黑板出示这一题。)然后看图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提问:这个条形统计图中的一个格代表多少千克?
哪个年级采的最多?
五年级比三年级多采多少千克?
然后,让学生自己做第
(3)、
(4)小题。做完以后,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求平均数的方法是什么?在这一题里,求平均数的算式是什么?
接着,让学生自己想根统计图中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填写之前,教师提问:
下面的统计表是统计什么的?每个格里要填什么?
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练习八的第7*题。这道题先算出每种车的数量,然后才能填表,制成条形统计图。这是一道需要综合运用知识的题目,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很有帮助。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丰富的图形世界检测题
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初一奥数期末自测题(三)及答案解析
2013年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验试卷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复习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
七年级数学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测试题
中考数学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真题整理汇集B
部分地区中考数学动态型问题试题归类
初一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及解析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题
七年级数学从面积到乘法公式单元试卷
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调研测试题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初一下册数学《图形的全等》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下册3月联考试题
数学图形的展开和叠折真题整理
初一奥数期末自测题(五)及答案解析
初一奥数期末自测题(二)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验试题
初一数学方案设计问题试题
初一下册数学开放探索型问题
初一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精选[1]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
2013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月考联考试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试题
初一奥数期末自测题(一)及答案解析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测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