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4
收藏
【摘要】欢迎来到查字典数学网高一数学教案栏目,教案逻辑思路清晰,符合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因此小编在此为您编辑了此文:高一数学教案: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提供到帮助。
本文题目:高一数学教案: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
学习重点:双曲线的定义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学习难点: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一 课前自主预习
1、若椭圆 的共同焦点为F1,F2,P是两曲线的一个交点,则|PF1||PF2|的值为( )A. B.84 C.3 D.21
2、已知点F1(0,-13)、F2(0,13),动点P到F1与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26,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
A.y=0 B.y=0(x-13或x13) C.x=0(|y|13) D.以上都不对
3、已知双曲线 的焦点为F1、F2,点M在双曲线上且 则点M到x轴的距离为() (A) (B) (C) (D)
二、夯实双基
1.已知: 求:a=_ ,b= ,c=_ .
2.已知: 求:a=_ ,b=_ ,c=_ .
3、求曲线方程(1)a=4,b=3,焦点在x轴上;(2)、焦点为(0,-6),(0,6),经过点(2,-5);
三、能力提高:
例2. 已知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并且双曲线上两点的 坐标分别为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3、 已知双曲线两个焦点的坐标为 ,双曲线上一点P到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6,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4、求满足下列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焦点F1(-3,0)、F2(3,0),且2a=4;
(3).已知两点F1(-5,0)、F2(5,0),求与它们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6的点的轨迹方程.如果把这里的数字6改为12,其他条件不变,会出现什么情况?
(4)、填空:已知方程 表示双曲线,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四、作业1.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焦点的坐标是(-6,0)、(6,0),并且经过点A(-5,2);
高一数学教案: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参考答案
一、DCC 三1、 2、 3、 4、 四1、 2、 3、
【总结】2013年查字典数学网为小编在此为您收集了此文章高一数学教案: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今后还会发布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您在查字典数学网学习愉快!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高中 高一 高一数学 高一数学教案
1、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费恩曼的话
2、引导学生明确正是这个最抽象的概念,却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意义也最深远的概念之一
3、那么什么是能量呢?这是牛顿没有留给我们的少数力学概念之一,但是在牛顿之前,我们就能发现它的萌芽。能量及其守恒的思想,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已经显现出来了。
4、请同学们根据伽利略斜面实验思考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用能量的观点,解释小球释放后为什么会重新回到原来的高度。
5、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小球好像记得自己的起始高度,或与高度相关的某个量。记得并不是物理学的语言。后来的物理学家把这一事实说成是某个量是守恒的,并且把这个量叫做能量。
探究二、势能、动能的概念
1、请同学们分析伽利略斜面实验,思考回答问题2
2、能量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本实验中共涉及哪几种不同的能量呢?
3、阅读教材回答什么是势能和动能?
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势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4、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讨论课本52页问题与练习
实例探究
☆关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实例分析
[例]以竖直上抛的小球为例说明小球的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情况。在这个例子中是否存在着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解析:竖直上抛运动的小球,首先由动能转化为势能,达到最高点时,动能为零,势能达到最大,在下落时,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势能又转化为动能。在小球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1、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2、教师概括总结引入下一节内容
九、板书设计
1.能量:能量是一个守恒量,但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势能:有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分,其大小与物体所处高
度或弹簧的形变量有关
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4.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能旦保持不变.
5.机械能可以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而总能量保持不变
十、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情况,故本节课的重点并不是对能量守恒知识的讲解,而是让学生从学习中去感受守恒思想的重要性。
【总结】2013年查字典数学网为小编在此为您收集了此文章高一物理教案:追寻守恒量教案,今后还会发布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您在查字典数学网学习愉快!
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数学老师工作总结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身高的变化》教学设计
2019.1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数学教案
2019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工作总结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统计初步知识》数学教案
《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读书随笔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措施
六上数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质量分析
2018-2019上学期六年级数学兼科学老师工作总结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方向与路线》数学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下册《时、分、秒的认识》数学教案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抽测分析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案
教学小论文 以口算训练促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
小学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上册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数学教案
2018-2019学年五数上册教师个人教学总结
二年级数学期末总结
四年级数学老师期中考试反思 在反思中前行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对称》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数学教案
5套二年级数学两位数的加减法练习题合集
北京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平行线》数学教案
2018-2019学年三数(三年级数学)上册备课组教学总结
五年级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学期开设计划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公开课《身高的情况》教学设计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 读《邱学华怎样教小学数学》有感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数学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