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2
收藏
长度单位及重量单位及应用题教学内容:期初复习第10—12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对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认识,学会分析应用题,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并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角。
1、出示活动角。
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
同桌互相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2、提问: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3、出示“直角”,提问:这是什么角?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4、第5题
学生用三角尺比一比,图中有几个直角?
学生说一说比角的方法。
5、回忆画角的方法,学生任意画一个角。学生评价。
6、比一比
学生猜一猜哪个角大?怎样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一、复习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
1、学生互说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呢?时间单位呢?
2、提问: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出示:
6米=()厘米=( )分米
80厘米=( )分米
3000克=( )千克
5千克=( )克
60秒=( )分
1时=( )分
三、复习文字题。
出示:
比34多25的数是多少?
比68少29的数是多少?
8个5是多少?再减去23是多少?
学生列式解答,再集体订正。
四、应用题
1、第8题
学生读题,理解“贵”、便宜“的意思,
学生列式解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第9题
学生口头提出不同的问题,再解答。
3、第10题
学生读题,列式解答,并说出你是怎样想的?
4、第11题
学生先列式解答。同桌互说你是怎样算的?
5、第12题
出示图片,创设情境。
学生根据图意,试编一道应用题。(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或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问:根据问题,你会解答吗?
五、作业:
第
6、7题。
八年级数学分式的运算2
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4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除法3
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1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3
八年级数学分式的混合运算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代表3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
八年级数学梯形1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4
八年级数学数据代表平均数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1
八年级数学数据代表平均数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除法3
八年级数学分式的运算2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除法1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2
八年级数学分式的混合运算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代表2
八年级数学抽样2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除法1
八年级数学分式的运算1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除法2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3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3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的逆定理4
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八年级数学梯形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