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2
收藏
课题一:混合运算
(一)课题一:混合运算
(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上的例1,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应用题。
教学过程:<><>
2 复习
1、板书:
(1)150-42¡2¡14
(2)(240+120)¡(140-20)
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做,同时让两名学生到黑板前板演。学生做完以后,先让在黑板上板演的学生分别回答:“这道题里都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哪能一步?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又有乘和除,就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逐题指定学生计算。计算时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如:5¡(150-90)¡20,先算150-90得60,5乘以60得300,再除以20得15。
3 新课
教学例1。
板书:100-(32+540¡18)。提问:
“这道题里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小括号里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学生回答先算540¡18后,教师用彩色粉笔在540¡18的下面画一横线。然后带领学生逐步脱式计算。
教师说明:像这样带小括号,并且小括号里面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的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除。接着再在“(32+30)”的外面用彩色粉笔画上虚线框,并说明:以后计算熟练了,小括号可以一次脱去,虚线框中的一步可以省略。
4 巩固练习
1、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提问:
“第1题里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第2题呢?”
让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然后再集体订正。
2 做练习一的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提问:
“把4道小题对比一下,看一看它们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相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虽然这4道小题的数字、运算符号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加了小括号和不括号的位置不同。因此,混合运算式题在计算之前,也要先审题,根据运算顺序的规定决定怎样然后再计算。
5 作业
练习一的第1题。
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练习卷
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练习(2)
初二数学12.3梯形1课时及四边形单元测试(华师大)
初二数学4.3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试卷
八年级数学月考试卷(孝感市肖港中学)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华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习题
初二数学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练习题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单元试卷
初二数学整式的乘法单元练习
昆山12-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初二数学乘法公式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1)
初二数学勾股定理练习题
金华地区12-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初二数学不等式应用题的基础题
初二数学13.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答案(华师大)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
初二数学《平移与旋转》单元试卷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分式的乘除(同步练习)
八年级数学第九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
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测试
初二数学整式的乘法单元试卷
初二数学平移与旋转单元测试
初二数学《平移与旋转》单元试卷(参考答案)
初二数学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练习题
苏科版八年级下分式的基本性质(同步练习)
初二上学期数学其中考试试题
初二数学代数试卷
初二数学整式的乘法复习与测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