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30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类推的能力.
3.培养探索、应用的意识.渗透变与不变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这些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二、新授.
1.研究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的关系.
(1)指导学生自学例1.出示自学提纲:
A.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B.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C.1平方分米与100平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
(2)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演示动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
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也可看作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
1分米×1分米=1(平方分米)
10厘米×10厘米=100(平方厘米)
(3)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板书)
2.推导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的关系.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想一下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2)(演示动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可以划分成100个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即100个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所以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板书)
(3)思考: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
3.小结: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判断.
(1)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大. ( )
(2)4平方米=40平方分米 ( )
(3)50平方米和50米一样大 ( )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五、课后作业.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5平方米=( )平方分米 26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一张写字台的台面长是13分米,宽是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厘米?
3.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分米?用面积是25平方分米的水泥方砖铺地,需要这样的水泥砖多少块?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进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认真观察、参与获取新知识的全过程.这样学到的知识,记忆深刻,避免死记硬背.
关于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一些探索——浅谈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育论文
针对学生实际 实施差异教学
数学作业的批改
教学以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前提
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策略
浅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领略数学日记的魅力--小学数学论文
理解数学 享受数学
亲近教学价值
浅谈“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落实“以人为本”精神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德育问题
透析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思维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谈高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现代教育技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让数学的阳光沐浴每一个孤独的角落
记数学日记学数学
数学开放题——创新教学的切入口
浅析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解决”和小学数学课程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波利亚的解题训练与“题海战术”的辨析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初探
让“成长树”伴随学生的成长
打造永不消逝的数学童年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