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2
收藏
【摘要】同学们要养成在考试结束后对本次考试做反思总结的好习惯,在期中考试到来之际,精品的小编为大家编辑了高三数学期中考试总结分析一文,欢迎大家参考本文对照自己的考试结果做出总结!
年级组长把这次期中考试的所有数据都整理出来了,单看成绩,所教的两个班在同类的班级还算不错的,6班(体育班)的平均分是44.76,10班(理科班)的平均分是40.95.且10班的尖子分也较突出,在年级表彰的前20名中,10班包揽了前三名。尽管表面上的成绩是令人满意的,但细细分析学生的考卷,有几个方面不得不令我深思:
一、优生到底是我教会还是学生自己学会的。因为我校数学科在进行《高中数学必做100题》的实验,本次的考卷的题目在考前把试卷类似的题型已经让学生先做了,并且还评讲了,有些题目甚至都已讲了好多遍,为什么仍有这么多的学生做不出来、考不好!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反思平时的课堂,我经常是怕自己所讲的内容学生不明白,于是不停地讲,讲到学生好像是明白了。通过考试再一次证明,大部分学生是不明白的,就算课堂上点头表示明白的也仅是似懂非懂的。所以,这种认为自己讲了很多遍之后,学生就记住了、掌握了的想法是错误的。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他才能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这次考试上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严师不定有高徒,但不严的老师一定没有高徒。人都有懒惰的天性,特别是我们学校那个层次的学生,他们其中大部分都没有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的,所以,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去偷懒。如果教师要想大部分学生都掌握较好,还得在课堂上、作业上严格要求他们,并严防学生不做作业或假做作业。本次考试就是个例子,像考了1分,3分,7分,9分的学生就是典型的偷懒分子,他们根本就没有把之前布置的作业去落实,而这样的成绩出来后更加打击他们的信心,旦形成恶性循环,学生便会自暴自弃,而且师生关系恶化。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对于这部分后进生除了倾注更多的爱心外,还要对他们更加严格。
三、个人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的水平也会提高的。虽然从教也有几年了,但对教材的研究还不够,没能够很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课堂上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差生的教育没有很好的办法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自己的教学思路不够开阔,常常会固守于教材,学生在学的时候也学的较死,不能举一反三。考卷上的简便计算就反映了这一点。通过这次考试,我要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思考一些好的办法去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愿意学,乐意学,积极主动地学。.在个人专业素养方面也努力提高自己。平时多看一些有关教学方面的杂志,特别是与自己所教年级有关的。多听课,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总结:以上就是高三频道的高三数学期中考试总结分析的全被内容,小编建议同学们在每一次考试都能认真反思总结,祝愿大家学习愉快,诚意优异!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生活中的旋转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
初二数学上册教案(它们是怎样变过来的)
初二数学上册教案:梯形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式
教案:分式
初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中心对称图形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简单的平移作图
初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梯形
2014年初二数学家庭作业答案
初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矩形初中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的教学设计
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正方形
一次函数数学家庭作业
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梯形
2014-2015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运用公式法
初二数学上册教案:数怎么又不够用了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分式的乘除法教案
初二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等边三角形
初二数学上册教案:函数的图象
数学家庭作业:频率与概率
初二数学上册教案:平行四边形的判别(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单元教案:等腰三角形
2015年初二第二学期数学教案:分式与分式方程
数学家庭作业:数据的描述
2015年初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案:因式分解导学案
初二数学上册教案简单的旋转作图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平行四边形的判别(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