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31
收藏
大家对于新学期学习一定注意知识点的积累,为此查字典数学网整理了数学必修5第二章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知识点,希望帮助大家学习。
求和公式:
求和公式用文字来描述就是:Sn=(首项-末项*公比)(1-公比)
任意两项
,
的关系为
;在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一定要注意讨论公比q是否为1.
实际应用编辑
等比数列在生活中也是常常运用的。
如:银行有一种支付利息的方式——复利。
即把前一期的利息和本金加在一起算作本金,
在计算下一期的利息,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利滚利”。
按照复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
例题
例1
设ak,al,am,an是等比数列中的第k、l、m、n项,若k+l=m+n,求证:ak*al=am*an
证明: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则:
ak=a1q^(k-1),al=a1q^(l-1),am=a1q^(m-1),an=a1q^(n-1)
所以:
ak*al=a^2*q^(k+l-2),am*an=a^2*q(m+n-2),
故:ak*al=am*an
说明:这个例题是等比数列的一个重要性质,它在解题中常常会用到。它说明等比数列中距离两端(首末两项)距离等远的两项的乘积等于首末两项的乘积,即:
a(1+k)a(n-k)=a1an
对于等差数列,同样有:在等差数列中,距离两端等这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之和。即:
a(1+k)+a(n-k)=a1+an
例2
在等差数列中,a4+a6+a8+a10+a12=120,则2a9-a10=( )
A.20 B.22 C.24 D28
解:由a4+a12=2a8,a6+a10 =2a8及已知条件得:
5a8=120,a8=24
而2a9-a10=2(a1+8d)-(a1+9d)=a1+7d=a8=24。
故选C
例3
设Sn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之和,S9=18,a(n-4)=30(n9),Sn=336,则n为( )
A.16 B.21 C.9 D.8
解:由于S9=9a5=18,故a5=2,所以a5+a(n-4)=a1+an=2+30=32,而,故n=21选B
例4
设等差数列满足3a8=5a13,且a10,Sn为其前n项之和,则Sn(nN*)中最大的是( )。 (1995年全国高中联赛第1题)
(A)S10 (B)S11 (C)S20 (D)S21
解:∵3a8=5a13
3(a1+7d)=5(a1+12d)
故a1=-19.5d
令an0n当n20时an0
S19=S20最大,选(C)
注:也可用二次函数求最值
例5
将正奇数集合{1,3,5,…}由小到大按第n组有(2n-1)个奇数进行分组:
{1}, {3,5,7},{9,11,13,15,17},…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则1991位于第_____组中。
【1991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第3题】
解:依题意,前n组中共有奇数
1+3+5+…+(2n-1)=n^2个
而1991=2996-1,它是第996个正奇数。
∵31^2=9611024=32^2
1991应在第31+1=32组中。
故填32
以上是数学必修5第二章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知识点的全部内容,查字典数学网希望大家新学期取得新的进步。
2014年一年级数学日记做学具
2014年一年级数学日记买文具
最新的一年级数学日记对称美
201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日记跳绳比赛
小学数学复习关注疑难问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4年一年级数学游戏农民和土豆
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方法辅导
小学数学复习要构建知识脉络
最新的小学数学日记(画图形)
小学数学公式 行船和工程都需要
小学奥数学习要及时回顾和消化
小升初数学指导:不盲目求速度
小学数学老师优秀论文 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初探
小学数学复习学会一题多解意义
小学数学重要题型:求被除数类
2014年小学生数学日记闯关题
小学数学各种有效方法
小升初数学学习 提升计算能力是关键
学好小学数学的方法:先学会复习方法
小升初数学常考要点:质数、约数、余数
2013小升初数学复习:一题多解的复习方法
小学数学公式辅导:鸡兔问题
小学数学知识学习需针对性训练
小学数学重要知识点:乘法和除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日记兴趣小组
小升初数学辅导:要会一题多解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2014年一年级数学日记跳皮筋
小学数学知识复习:加法的交换和结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