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7
收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49页上的内容,练习十一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把除数个位上的数“五入”为整十数来试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商是一位数的计算。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和掌握把除数个位上的数“五入”为整十数来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把除数个位上的数“五入”为整十数来试商的方法。
教学关键:把除数个位上的数“五入”为整十数来试商的计算方法。
数学过程:
一、复习。1、20 50 30
2、在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60×( )<262 80×( )<453
3、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47×5○250 69×3○200
4、指名板演:90÷22 278÷32板演后,让学生说一说试商过程。
二、新授。
1、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四舍”的试商方法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种的试商方法,也就是当除数个位上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时的试商方法,板书课题。
2、教学例5。一种农具,每件的价钱是29元。90元可以买几件?还剩多少元?
(1)读题,理解题意。(2)分析列式。
提问:这道题应该怎样试商,也就是把除数29看成几十来试商呢?
(3)通过学生议论,把两种试商过程板书出来。
一部分同学这样想 另一部分同学这样想
(4)比较两种试商方法。
提问:
①如果把29看成20来试商,能一次定商吗?为什么?
(因为把29看成20来试商,商4。4和29相乘得116,比被除数大,商大了要调商,所以不能一次定商。)如果把29看成30来试商,就能一次确定商。
②哪一种试商方法简便?(把29看成30来试高的方法简便,因为把29看成30比29看成20更为接近。)
小结:当除数个位上的数是5、6、7、8、9时。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成整十数的试商方法比较简便。
3、练习。做第50页上面“做一做”题目。
(1)出示题目:算下面各题,把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比较好?
(2)分析思考:把除数18看成几十来试商比较好?39呢?
4、教学例6。278÷38
(1)提问分析:
①除数是两位数,试商时应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两位)前两位比除数小怎么办?(看前三位)
②在这道题目中,把除数38看作几十试商?商几?(把除数着作40试商,商6。)
③怎样检验商6是否正确?(用6乘38得228,被除数278减去228得50,余数50比除数38大,不正确。)
余数比除数大,这说明了什么?怎么办?(说明商小了,要调商。)
(2)议论:改商多少
板书: 合适?(改商7合适)
(3)由学生把例6做完。
(4)思考:如果把38看作30来试商,要试商几次?比较一下,用哪种试商方法简便?
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把除数的个位“五入”后来试商,由于除数变大,商容易偏小,商小了,要把初商改大。
三、巩固。完成教科书第49页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四、作业。做练习十一的第1—4题。
2016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精编
2016年小升初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知识点
2016年小升初考试数学复习试题演练
2016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练习
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试题(2015-2016学年)
2016年小升初数学百分数强化训练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1、2、3、4的乘法口诀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乘法 教案5
2015—201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数学期中试题
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2016年小升初数学简易方程的知识点汇总
2016年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的综合训练
2016年小升初数学预测试卷
2015-2016八年级数学《平方根》同步练习精选
2015初二上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师教学论文 浅谈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做到精讲多练
中考数学高分名师指导:几何函数题目不断“重复”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2、3、4的乘法口诀1
一年级数学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正数和负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绝对值与相反数》知识点:期中考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2、3、4的乘法口诀 教案1
2015初一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有理数加法
上学期五一班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乘法 教案6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总结:初一上册数学期中复习
2015-2016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有理数乘方
2016年小升初数学真题实战演练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乘法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