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7
收藏
复习归
一、归总应用题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5页第4题和练习二十六的第5~8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通过对比加深对归
一、归总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认识,提高解答这两种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归一应用题,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
学会画线段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
将第115页的第4题分别写在几块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对比复习
1、教学第115页第4题第
(1)、
(2)题。
教师挂出写有第4题第
(1)题的小黑板。让学生自己默读题目后,指名回答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让学生独立解题(学生分步列式解答或列综合算式解答都可以)。教师巡视时,进行个别辅导。做完后,教师分别让分步列式和列综合算式的学生说明解题思路和列式理由。
教师挂出第4题第
(2)题的小黑板。让学生比较第
(1)、
(2)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回答:第
一、二个条件是相同的,第三个条件不相同,第
(2)题的第三个条件正好是第
(1)题的得数。让学生独立解题,教师巡视。
教师让学生说明这两道题解法上异同点,引导学生回答:它们都是先求出每人要摆多少盆花,再根据第三个条件的不同,求一共要摆多少盆花或求需要多少人。
2、教学第4题的第
(3)、
(4)题。
教学过程跟前面相同,故略。
教师让学生说明这两道题解法上的异同点,引导学生回答:它们都是先求出一共要摆多少盆花,再根据第三个条件的不同,求需要多少人或每人摆多少盆花。
教师要求学生看第115页上的第4题,想一想这四道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引导学生回答:这四道题说的是同一件事,即同学们摆花盆。由于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变化,第
(1)、
(2)题与第
(3)、
(4)题分为两组应用题。每一组应用题的第
一、二个条件和问题的变化,第
(1)、
(2)题与第
(3)、
(4)题分为两组应用题。每一组应用题的第
一、二个条件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第一组国先求每人要摆多少盆花,第二组要先求出一共要摆多少盆花。然后再根据第三个条件求出得数。
二、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二十六的第5题。
教师让学生把得数写在题目的后面。做完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6题。
让学生认真审题,再列式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7题。
学生读题后,教师问:这道题实际上给出几个已知条件?(摆一个正方形要用4根火柴棒,摆一个三角形要用3根火柴棒,实际给出3个已知条件。)
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做完后,再问:用这些火柴棒,摆三角形比摆正方形多几个?
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8题。
学生读题后,教师让学生想:这道题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巡视时,教师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示先求长方形的周长。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明列式的理由。
数学脑筋急转弯:小朋友游泳
数学脑筋急转弯:棒球比赛
数学脑筋急转弯:超人俯地挺身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数
数学脑筋急转弯:时针和分针重合
数学脑筋急转弯:谁亏了
数学脑筋急转弯:孩子吃饼
数学脑筋急转弯:猫吃老鼠
数学脑筋急转弯:丢钱
数学脑筋急转弯:篮球鞋
数学脑筋急转弯:放大镜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成语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衬衫
数学脑筋急转弯:组合数字
数学脑筋急转弯:烟鬼抽烟
数学脑筋急转弯:切西瓜
数学脑筋急转弯:报纸消息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水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洪水淹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卖玩具
数学脑筋急转弯:过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帽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什么蛋不能吃
数学脑筋急转弯:倒拔垂杨柳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苹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影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馒头
数学脑筋急转弯:吹蜡烛
数学脑筋急转弯:四减一等于五
数学脑筋急转弯:学生排队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