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7
收藏
教学内容:第1页例1、例2以及“做一做”,练习一的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方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口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0×5 14×2 100×7 130×2
20×3 34×2 200×4 210×3
问:“谁能说一说14×2是怎样口算的?”
二、 新课
1.教学例1
(1)教师板书14×3,问:14×2我们会算,14×3又该怎样计算呢?
(2)学生回答后,再根据口算过程用方块演示一下。
(3)“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与口算结果一样吗?”
2.比较14×3和14×2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两道题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这两道的口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十位数,再乘个位数,然后把两部分积加起来,只是14×3,个位满10,最后一步是整十数加两位数。
3.例1下“做一做”的练习
先说说第1、2题的计算过程(指名说,同位说),其它独立完成。
4.教学例2
板书140×3
讨论想法,汇报(鼓励多种想法)
5.例2下“做一做”的练习
先说想法,再填得数
三、 练习
1.练习一的第1题
说图意,填数,讲想法。
2.练习一的第2题
3.练习一的第3、4、5题
板书:
口算乘法
14×3=42 140×3=42
想:10×3=30 想:14×3=42
4×3=12 140×3=420
30+12=42
新沪科版七年级上册3.5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三)课件
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课件ppt沪科版七年级上
2.2.3整式加减课件ppt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课件ppt沪科版七年级上
整式加减第一课时合并同类项课件沪科版七年级上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1.2《绝对值》课件
沪科版七年级上3.3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代入消元法课件
沪科版七年级上3.3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二元一次方程课件
沪科版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课件(第四章直线与角)
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解法课件ppt凤阳县临淮二中七年级上
新沪科版七年级上册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课件
1.2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课件ppt
2.2.2去括号(1)课件ppt
3.1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1)课件ppt沪科版七年级上
临淮二中七年级上2.1字母表示数课件ppt(沪科版)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课件ppt
新沪科版七年级上册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二)课件
沪科版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课件(第一章有理数)(51张ppt)
2.1.2用字母表示数(2)课件ppt沪科版七年级上
新沪科版七年级上4.2线段、射线、直线(二)参考课件
新沪科版七年级上册3.3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四)课件
3.1.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课件ppt朱桥中学七年级上
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ppt沪科版七年级上
新沪科版七年级上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课件(共16张PPT)
沪科版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课件(第三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新沪科版七年级上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一)课件
合并同类项(1)课件ppt沪科版七年级上
新沪科版七年级上4.2线段、射线、直线(一)参考课件
2.1代数式(四)代数式的值课件ppt
2.1代数式(五)复习课件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