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5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师问: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
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
(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认识千米”.
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
3.设疑: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
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长1000米;
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结合本校实际)跑两圈半是1000米.
那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师问: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 1千米=1000米)
3.估想.
(1)师问: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
(2)师问: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小组讨论)
(3)师问: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记忆进率.
问:还记得手指游戏吗?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
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 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看下图,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想的过程.
2.把每小时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接起来.
(学生订正时,适时加入交通法规教育.)
五、实践.
师问: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觉?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长时间大约是1千米?(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走一走”)
汇报:你们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觉?
六、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你们有什么收获?
2.齐背“手指游戏歌”,加最后一句话“大哥二哥有秘密,这个秘密是1000.”
七、课外实践作业.
查阅有关“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小资料,和同学们说一说.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走一走
活动目的
通过实践使学生真正领悟1千米的具体长度.
活动准备
秒表
活动过程
1.教师事先在操场上量出1千米的长度(可根据跑道的长度进行估算).
2.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体验.
3.可以看自己走多少步是1千米,也可以利用秒表看走多长时间是1千米.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2.1《对数与对数运算》(3)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一)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3《函数的基本性质》学案1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3.2《奇偶性》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2)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2.1《函数的表示法》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三课时)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第一课时)强化作业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32函数的奇偶性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2.2《函数的表示法》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2课时)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1函数的概念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能力强化提升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3.3《奇偶性》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一)自助餐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一)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2)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2)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3《函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同步辅导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3)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导学案(2)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三)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4.1《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复习小结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第二课时)自助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