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5
收藏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1)高中函数公式的变量:因变量,自变量。
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2)一次函数:①若两个变量
,
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
(
为常数,
不等于0)的形式,则称
是
的一次函数。②当
=0时,称
是
的正比例函数。
(3)高中函数的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①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
与对应的因变量
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
②正比例函数
=
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③在一次函数中,当
0,
O,则经2、3、4象限;当
0,
0时,则经1、2、4象限;当
0,
0时,则经1、3、4象限;当
0,
0时,则经1、2、3象限。
④当
0时,
的值随
值的增大而增大,当
0时,
的值随
值的增大而减少。
(4)高中函数的二次函数:
①一般式:
(
),对称轴是
顶点是
;
②顶点式:
(
),对称轴是
顶点是
;
③交点式:
(
),其中(
),(
)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5)高中函数的二次函数的性质
①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②
时,在对称轴 (
)左侧,
值随
值的增大而减少;在对称轴(
)右侧;
的值随
值的增大而增大。当
时,
取得最小值
③
时,在对称轴 (
)左侧,
值随
值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
)右侧;
的值随
值的增大而减少。当
时,
取得最大值
9 高中函数的图形的对称
(1)轴对称图形:①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②轴对称图形上关于对称轴对称的两点确定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中心对称图形:①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度,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他的对称中心。②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人教版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B版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教学计划2016
小学数学一年级《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9的乘法口诀及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寒假作业本答案高三(数学)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的应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设计教案
2016年高三理科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
必备的二年级上学期数学同步练习:《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乘法竖式》
2016年高三文科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高中数学题:圆与椭圆的双弦问题
高中数学辅导:七大常见QA帮你解惑
2016届高三数学寒假作业
2016年高三寒假作业本(数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8的乘法口诀》练习题(2016年)
2015年高三数学寒假作业
备战2017年小升初数学模拟练习试题
2016学年高三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
2016高三理科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用乘法解决问题》练习题
人教版课标版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必备的二年级数学《7的乘法口诀》练习题
2016年二年级数学《9的乘法口诀》练习题(上册)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实录
精选小升初数学模拟练习题:分数乘法
高中数学题:函数的综合应用练习精选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优质课《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
2015—2016学年高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