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5
收藏
在中国古代把数学叫算术,又称算学,最后才改为数学。小编准备了高考数学题型总结,希望你喜欢。
一、三角函数题(17题出现)
注意归一公式、诱导公式的正确性(转化成同名同角三角函数时,套用归一公式、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时,很容易因为粗心,导致错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二、数列题(18题出现)
1、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时,最后下结论时要写上以谁为首项,谁为公差(公比)的等差(等比)数列;
2、最后一问证明不等式成立时,如果一端是常数,另一端是含有n的式子时,一般考虑用放缩法;如果两端都是含n的式子,一般考虑数学归纳法(用数学归纳法时,当n=k+1时,一定利用上n=k时的假设,否则不正确。利用上假设后,如何把当前的式子转化到目标式子,一般进行适当的放缩,这一点是有难度的。简洁的方法是,用当前的式子减去目标式子,看符号,得到目标式子,下结论时一定写上综上:由①②得证;
3、证明不等式时,有时构造函数,利用函数单调性很简单(所以要有构造函数的意识)。
三、立体几何题(19题出现)
1、证明线面位置关系,一般不需要去建系,更简单;
2、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二面角、存在性问题、几何体的高、表面积、体积等问题时,最好要建系;
3、注意向量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范围)与所求角的余弦值(范围)的关系(符号问题、钝角、锐角问题)。
四、概率问题
1、搞清随机试验包含的所有基本事件和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2、搞清是什么概率模型,套用哪个公式;
3、记准均值、方差、标准差公式;
4、求概率时,正难则反(根据p1+p2+...+pn=1);
5、注意计数时利用列举、树图等基本方法;
6、注意放回抽样,不放回抽样;
7、注意“零散的”的知识点(茎叶图,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层抽样等)在大题中的渗透;
8、注意条件概率公式;
9、注意平均分组、不完全平均分组问题。
五、圆锥曲线问题(20题出现)
1、注意求轨迹方程时,从三种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着想,椭圆考得最多,方法上有直接法、定义法、交轨法、参数法、待定系数法;
2、注意直线的设法(法1分有斜率,没斜率;法2设x=my+b(斜率不为零时),知道弦中点时,往往用点差法);注意判别式;注意韦达定理;注意弦长公式;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
3、战术上整体思路要保7分,争9分,想12分。
六、导数、极值、最值、不等式恒成立(或逆用求参)问题
1、先求函数的定义域,正确求出导数,特别是复合函数的导数,单调区间一般不能并,用“和”或“,”隔开(知函数求单调区间,不带等号;知单调性,求参数范围,带等号);
2、注意最后一问有应用前面结论的意识;
3、注意分论讨论的思想;
4、不等式问题有构造函数的意识;
5、恒成立问题(分离常数法、利用函数图像与根的分布法、求函数最值法);
6、整体思路上保6分,争10分,想12分。
高考数学题型总结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必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长方体的体积》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五下数学第四单元《长方体的体积练习课》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角的认识练习课》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认识及其特性和分类》教案
小升初数学倍数特征的学习
熟悉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分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垂直与平行》教案
必备小升初奇数和偶数的学习
小升初综合能力练习题
2016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之数与代数
2016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重点之三角形
2016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人教版)
2016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重点之整数与整除
计算公式小升初数学学习
2016学年度下学期二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总结
小升初数学小数的知识点
北大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体积单位换算》教案
2016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北师大版)
初二数学下学年期末备考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的)》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变换之轴对称》教案
2016六年级数学期末复习重点归纳比和比例
小升初数学比的知识学习
青岛版四下数学《繁忙的工地—角与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与练习二》教案
高三数学教师上半年的工作总结
2016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