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5
收藏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会分析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加减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培养学生先认真审题,再列式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出中间问题,并能正确解答加减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
(1)二(1)班男生20人,女生18人。(学生可能提出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还可以提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或者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2)汽车上有36人,到站下去8人。(学生可提出车上还剩多少人?)
2.根据问题和一个已知条件,补充另一个已知条件
(1)妈妈买来12个苹果,________。还剩多少个?
(2)小明拍球50下,________。小明和小刚一共拍了多少下?
3.做书上的准备题
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学生独立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请一名同学上黑板板演)
4.订正板演24-20=4(个)答:还剩4个。
问: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是什么,这道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二)学习新课
师说:刚才的复习题大家做得很好,老师知道大家对一步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掌握得很好。如果将第1个已知条件“商店里有24个皮球”不直接给出,而告诉你“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你会算吗?(出示例1),这道题就不能用一步直接算出还剩多少个。我们今天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
1.学习例1
个?
(1)读题
小声自由读一遍,指名读一遍,齐读一遍。
(2)找已知、求
学生口述,教师在题中标出。
师问:和复习题比较,哪儿变了?哪儿没变?(已知条件变了,问题没变)已知条件变成几个了?谁能再说一说?教师同时贴出皮球的实物图。(课本P6图)
(3)分析数量关系
师问: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一共有多少个和卖了多少个?)哪个已知没给?哪个直接给了?那应该先求出什么?(商店里一共有多少个皮球)根据哪两个已知可以求出商店里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同时板书: (2)学校里原有40盒粉笔,用去26盒。又买来30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
认真读题后,问:这两题哪相同?哪不同?(都是求现在有多少盒粉笔,已知条件不同,第(1)题有两个已知条件,是一步应用题,第(2)题有三个已知条件,是两步应用题)
4.总结
今天学的两步应用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先加再减,先减再加)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部分教材是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开始,先出数量关系比较容易分析的。以加减复合的应用题为主,适当出现乘加、乘减复合的应用题。它们的计算方法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解题思路相近,就是要求剩下多少或者一共有多少,必须先求出原有的数。
两步应用题是由一步应用题复合而成的,所以在复习准过程中,安排了补问题、补已知条件和一步应用题,以此巩固一步应用题的结构,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一个问题,由此引出其中一个已知不直接给出,而换成另外两个条件,就不能用一步解答,引出新课: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在学习新课过程中,注意突出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按照(1)认真读题;(2)找准已知、求;(3)分析数量关系;(4)正确解答这四步指导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使学生明确找准中间问题是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关键。
在巩固反馈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层次,先完成做一做,引导学生按四步完成此题,并通过追问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然后独立完成两题,接着再通过一组应用题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一步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高二数学独立重复试验1
高二数学上册第一章复习
高二数学相互对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高二数学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应用
高二数学函数的极值课件
高二数学排列组合中的分堆问题
高二数学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高二数学棱锥的概念及其性质
高二数学椭圆的几何性质简单性质1
高二数学充要条件
高二数学曲线方程椭圆习题
高二数学椭圆的几何性质简单性质2
高二数学解斜三角形
高二数学函数单调性2
高二数学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2
高二数学圆锥曲线复习课
高二数学圆的一般曲线方程
高二数学椭圆的第二定义
高二数学圆的标准方程
高二数学充分和必要条件
高二数学独立重复试验2
高二数学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1
高二数学距离2
高二数学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高二数学独立重复试验3
高二数学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3
高二数学函数
高二数学球课件
高二数学数列的极限
高二数学几何斜二测画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