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4
收藏
教学计划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总的结构,并对有关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等各方面作出全面安排。下文为初中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知识的综合性较强。老师要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学第一周我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基础还可以,而大部分学生基础和能力比较差.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改变现状。在扎实基础上提高他们解题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教学计划:
(一)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因此对学习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数学第一章内容的正确把握能较好地做到这些。
(二)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1)在教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对所讲知识的每一环节的过渡都要精心设计。给学生出示的问题也要有层次,有梯度,哪些是独立完成的,哪些是小组合作完成的,同时作业也要分层次进行,使优生吃饱,差生吃好。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初一的数学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着重对学生进行上述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
(三)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进入中学,有些学生纵然很努力,成绩依旧上不去,这说明中学阶段学习方法问题已成为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知识的内存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断、综合、归纳的解题能力,我要求学生养成先复习,后做作业的好习惯。课后注意及时复习巩固以及经常复习巩固,能使学过的知识达到永久记忆,遗忘缓慢。
三、 加强集体备课:
与本组的其他教师加强集体备课,突显集体的优势,作到进度统一、作业统一、重难点的处理统一,多学习其他教师的长处,加强课堂效率的高效建设。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初中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查字典数学网!
精选小升初数学排列组合专项例题及解析
经典名校小升初数学试卷试题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期末测试卷
小学2014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最常见五种解题方法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要点:学习方法四要素
中考数学辅导必备: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小学数学第十册期末试题分析2016年
2016年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中考数学几何问题备考:三视图的有关概念
2016年小升初数学圆柱的表面积公式基础常识
中考数学复习填空题主要题型及基本解法分享
中考数学辅导: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关于小学数学第十册期末考试题分析
小学2014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题答案
五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2014
有关小升初数学基础常识圆形的公式
2016年小升初数学周长面积公式基础常识
小升初数学试卷易错题集锦
中考数学辅导考点: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中考数学重点复习知识:正多边形基本性质
小学数学论文《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升创新意识》600字左右
关于数字数位小升初数学试卷习题
2014年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分析
2016年的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答案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练习
小学2014五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小升初数学角度体积公式知识复习
中考数学辅导:三角形全等的公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