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4
收藏
教学目标:
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
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3、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同学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编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教学难点:同学自身尝试探究并得出5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孕育口诀
师 :小朋友,你们喜欢《西游记》吗?上课之前我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吗?我们都知道孙悟空很了不起,身手可大了,会七十二变。 有一天,孙悟空又遇到很多妖怪了,一个人对付不过来,怎么办吗?你能帮他想个方法吗?
生:帮他多找一些人.
师:孙悟空多聪明,他先拔了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变了五个猴子,又
拔了一根,又变出五个。他连续拔了三根,每根都变出五个猴子,
结果把妖怪打的落花流水。(慢)
师:我的故事讲完了,你听明白了吗?你能根据上面的故事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孙悟空一共变出多少只猴子?
师:怎么解决呢?只要你掌握了今天的身手,相信你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加油!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5的乘法口诀。
板书:5的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索,创编口诀
1、数一数:
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勤劳的小手,这双小手可能干了,可以协助我们做很多事情呢。现在伸出你的小手,让我们一起合作。用你的小手表示:5、10。 15用两只手表示够吗?
生:不够.
师:不够,怎么办?小组合作呀。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合作用手指表示:5、10、15、20、25。
生:小组合作交流.
师:巡视.
师:你们是怎么表示这些数字的?谁愿意给我们大家汇报一下。
生1:我伸出2只手,其他3个同学各出一只手.
生2:我们组有2个人伸出2只手,一个人伸出1只手.
师:同学真聪明,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掌声鼓励。
2、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的手很可爱,老师特别喜欢。瞧,老师画出来了。 请小朋友一起来数一数。
生:一只手,两只手,……..
师:随着同学说,教师把图表贴在黑板上.
3、说一说:
(1)师:1只小手几个手指?
生:5个手指,
师:就是几个几?
生:是1个5,
师: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
生:1个5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 5×1。
师:板书.
师:1乘5和5乘1得几?
生: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
师:(板书:1×5=5 5×1=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把这两个算式编成一句口决.有同学知道吗?
生:一五得五.
师:一五得五就表示1乘5或5乘1等于5,我们习惯把较小的数放在前面。板书:“一五得五”(板书在两个乘法算式之间)。
(2)师:两只小手有几个手指? 谁能写出乘法算式?
生:2×5=10 5×2=10
师:2×5=10 5×2=10表示什么意思?
生:(2个5相加是10)
师:讲解2×5=10或5×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2个5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直接说成“一十”,编成口诀就是“二五一十”(板书口诀)。
4、摆一摆,编一编。
师:3只小手几个手指?4只小手?5只小手呢?
下面就请同学用上面的方法,同桌两人合作,利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再写一写乘法算式,最后编一编口诀.
生:操作.
师:巡视,知道有困难的同学.
5、全班交流.
师:每个小组汇报编口诀的过程.
生:3只手有15个手指,用算式3乘5和5乘3表示.这两个乘法算式表示3个5连加是15,仿照“二五”的口诀这一句口诀应该是(三五十五)
师:恭喜你们胜利编出口诀.这是第三句口诀.第四句呢?第五句呢?
生:4乘5,5乘4,四五二十
生:5乘5,5个5,五五二十五
(有同学编出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教师要和时鼓励
充沛肯定。
师:同学们 ,真聪明,顺利的编完了口诀,5的乘法口诀有几句,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师:把书上的口诀补充完整.
生:填写。
三、解读品味,感悟口诀
1、找规律
师:请你认真地观察一下,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和特点?
生: 每句口诀的第一个数字是从小到大的,第二个数字都是5,
生:第一个因数都是5,第二个因数一个比一个多1,积也一个比一个多5。
师:看看我们的同学,跟孙悟空一样,是火眼金睛,发现得多.
2、记口诀
师:请你们根据这些规律和特点,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住这5句口诀,
并自身背一背。
生:自由背.
师: 闭上眼睛我们齐背.
对口令;(跟老师对口令。)
游戏:拍手说两个乘法算式和一句口诀游戏。
拍手游戏:听老师一次拍了几下?拍了几次?
老师每次拍5下,拍3次。(由同学说出乘法算式和一句口诀)
四、多维应用,深化口诀
1、大转盘
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好,老师带你玩大转盘,转盘里是5,外面一圈分别是
1、2、3、4、5。转盘哪个数字上,就要和里面的5相乘,说出乘法算式和口诀。
2、用数学解决问题:今天你们的表示真不错!老师要奖励你们一首歌,《猴哥>>一起唱。听完歌曲,在想想我们的故事,讲了什么?谁来回答我们故事中的问题?
生:孙悟空拔了3根毛,共变出三五十五个猴子
师: 孙悟空很感谢大家,邀请大家品尝桃子,你知道他拿来了多少个桃子吗?看图列式,写口诀.(课件出示)
生:列式
3送信游戏.
出示四个信箱,分别写上10,15,20,25.同学按信件上的信息把信投入信箱里.(信件上是算式加减乘都有)
4活学活用:
师:老师为你们今天的表示感到骄傲,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5的乘法口诀?
生:一周上5天课,那三周上15天课
生: 一面国旗上有5颗星星,两面国旗就有10颗星星
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有5个字,二句就有10个字,“二五一十”;三句就有15个字,“三五十五”;四句就有20个字,“四五二十”。
师:你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你学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如。(鼓励同学说出自身的收获,并给予肯定。)
板书:
5的乘法口诀
1个5 1×5=5 一五得五 5×1=5
2个5 2×5=10 二五一十 5×2=10
3个5 3×5=15 三五十五 5×3=15
4个5 4×5=20 四五二十 5×4=20
5个5 5×5=25 五五二十五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探讨
新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找规律(1)》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扣》教案
游戏化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的表面积(二)》教案
新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问题解决(2)》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生活与百分数》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在直线上表示数》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研组总结 停课不停学,“被动”变“主动”
新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记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解决”正好“问题
儿童理解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意义》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正比例》教案
新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回顾与整理《数的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的认识(二)》教案
新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找规律(2)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
新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回顾与整理《式与方程》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口算除法(一)》教案
新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新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新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认识三角形、圆》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的表面积(一)》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税率》教案
大面积及时反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运用
新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教学设计
新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两位数减两位数》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