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2
收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判断:
○ ○○ ○○○
这样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怎样分就是平均分了呢?
2、分一分
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同位相互说说是把几个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
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解决问题
1、情境引入:
教师:昨天我们帮二年级一班同学分了春游需要的物品,
今天,他们出发了!
出示主题图(租船)
请学生仔细观察图,先同位相互说说图意,再请学生说给大家听。(学生明确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每条船限乘4人,有24人乘船,要租几条船?)
2、合作探索:
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解决问题,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摆一摆。
请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预计:
(1) 4个4个地分,分了6组,正好分完;
(2) 想乘法口诀,四几二十四;
请学生自己用这两种方法分一分,想一想,说说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做一做:
小熊请客,请了5位客人,12根筷子,每位一双够吗?
请小朋友帮小熊分分看。
请学生先和同位说说怎样分,再说给大家听听。
四、练习:
练习三4~6题
五、总结。
(3)、练 习
点斜式方程
高一数学向量的加法与减法3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1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
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正切1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2
角的概念与弧度制习题课
子集全集补集1
算法初步复习4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3
算法初步复习6
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正切2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2
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正切3
高一数学实数与向量的积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3
算法初步复习11
直线方程复习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3
正余弦的诱导公式1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2
逻辑关联词1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2
程序框图2
算法初步复习5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正余弦函数图象和性质2
高一数学二倍角的正余弦、正切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