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2
收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判断:
○ ○○ ○○○
这样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怎样分就是平均分了呢?
2、分一分
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同位相互说说是把几个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
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解决问题
1、情境引入:
教师:昨天我们帮二年级一班同学分了春游需要的物品,
今天,他们出发了!
出示主题图(租船)
请学生仔细观察图,先同位相互说说图意,再请学生说给大家听。(学生明确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每条船限乘4人,有24人乘船,要租几条船?)
2、合作探索:
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解决问题,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摆一摆。
请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预计:
(1) 4个4个地分,分了6组,正好分完;
(2) 想乘法口诀,四几二十四;
请学生自己用这两种方法分一分,想一想,说说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做一做:
小熊请客,请了5位客人,12根筷子,每位一双够吗?
请小朋友帮小熊分分看。
请学生先和同位说说怎样分,再说给大家听听。
四、练习:
练习三4~6题
五、总结。
(3)、练 习
高考数学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1
高考数学最值问题的几何求解
高考数学柱锥球性质
高考数学极限及其运算
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1
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2
高考数学应用性问题3
高考数学直线与平面
高考数学直线和圆1
高考数学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统计2
高考数学指数函数对数函数问题
高考数学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统计3
高考数学平面向量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2
高考数学数列的题型与方法1
高考数学应用题
高考数学数形结合思想1
高考数学探索性问题
高考数学平面向量3
高考数学平面向量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3
高考数学第二轮总复习讲义
高考数学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
高考数学怎样解解答题1
高考数学析几何的解法
高考数学直接法
高考数学极限与导数
高考数学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统计1
高考数学排列组合的应用问题
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教案5
高考数学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1
高考数学曲线轨迹方程的求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