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三角形测试题_题型归纳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
首页>学习园地>题型归纳>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三角形测试题

2016-05-18 收藏

1.若一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12和5,则第三边长为( )

A. 13 B. 13或 C. 13或15 D. 15

2.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12,斜边长为5,则面积为( )

A. 12 B. 10 C. 8 D. 6

3.如果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2,则斜边长的平方为( )

A. 2 B. 4 C. 8 D.

4.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5㎝,12㎝,则斜边上的高为( )

A. 6㎝ B. ㎝ C. 8㎝ D. ㎝

5.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6,则底边上的高等于( )

A. 或 B. 或 C. D.

6.△ABC中,若 ,则此三角形应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7.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斜边上的高为 h,斜边长为c,则以 c+h,a+b,h为边的三角形的形状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8.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斜边上的高为h,则下列各式中总能成立的是 ( )

A. ab=h2 B. a2+b2=2h2 C. + = D. + =

9.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A.121 B.120 C.90 D.不能确定

10.如图是一个长方体盒子(尺寸如图所示),在长方体下底部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B点的食物(BC=3cm),需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11.如图,公路MN和公路PQ在P点处交汇,点A处有一所中学,AP=160米,点A到公路MN的距离为80米,假使拖拉机行驶时,周围100米以内会受到噪音影响,那么拖拉机在公路MN上沿PN方向行驶时,学校是否会受到影响,请说明理由;如果受到影响,已知拖拉机的速度是18千米/小时,那么学校受到影响的时间为多少?

12.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13,BC=10,将AB向AC方向对折,再将CD折叠到CA边上,折痕CE,求三角形ACE的面积。

13.边长为8和4的矩形OABC的两边分别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和Y轴上,若沿对角线AC折叠后,点B落在第四象限B1处,设B1C交X轴于点D,求:三角形ADC的面积

14.已知: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EAF与BC交于E、F两点,

EAF=45,求证: 。

15.如图,在 中, 相交于 , 于 ,

求证: .

16.如图,在 中, ,D为斜边BC中点, ,求证:

17.如图,已知: , , 于P. 求证: .

18.折叠矩形纸片,先折出折痕对角线BD,在绕点D折叠,使点A落在BD的E处,折痕DG,若AB=2,BC=1,求AG的长.

19.矩形ABCD中,AB=6,BC=8,先把它对折,折痕为EF,展开后再沿BG折叠,使A落在EF上的A1,求第二次折痕BG的长.

20.矩形ABCD如图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已知AB=8,BC=10,求折痕AE的长

21.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中,AB=4cm,BC=3cm,现将A,C重合,使纸片折叠压平,设折痕为EF,试确定重叠部分三角形AEF的面积.

22.圆柱形坡璃容器,高18cm,底面周长为60cm,在外侧距下底1cm点S处有一蜘蛛,与蜘蛛相对的圆柱形容器的上口外侧距开口处1cm的点F处有一苍蝇,试求急于捕获苍蝇充饥的蜘蛛所走的最短路线的长度。

23.如图所示,△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D是斜边BC的中点,E、F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且DEDF,若BE=12,CF=5.求线段EF的长。

课堂小练05-直角三角形 姓名:

1.一根旗杆在离地面4.5米的地方折断,旗杆顶端落在离旗杆底部6米处,则旗杆折断前高( )

A. 10.5米 B. 7.5米 C. 12米 D. 8米

2.等腰三角形底边长10,腰长为13,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

A. 40 B. 50 C. 60 D. 70

3.三角形的三边长为 ,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

4.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长是 cm,则另一条直角边的长是( )

A. 4 cm B. cm C. 6 cm D. cm

5.△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为( )

A.42 B. 32 C.42 或 32 D.37 或 33

6.如图,在 中, ,过顶点 的直线 的平分线分别交 于点 ,若 ,则 的长为( )

A.14 B.16 C.18 D.20

7.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3:4:5,且周长为60cm,则它的面积为 、

8.一个长方形的长为12cm,对角线长为13cm,则该长方形的周长为______

9.在△ABC中,C=900,,BC=60cm,CA=80cm,一只蜗牛从C点出发,以每分20cm的速度沿CA-AB-BC的路径再回到C点,需要 分的时间.

10.在△ABC中,C=90,AC=2.1 cm,BC=2.8 cm.(1)求这个三角形的斜边AB的长和斜边上的高CD的长.(2)求斜边被分成的两部分AD和BD的长.

11.如图,某购物中心在会十.一间准备将高5 m,长13m,宽2m的楼道上铺地毯,已知地毯每平方米18元,请你帮助计算一下,铺完这个楼道至少需要多少元钱?

12.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没有了水,需要寻找水源.为了不致于走散,他们用两部对话机联系,已知对话机的有效距离为15千米.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小时后乙出发,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行进,上午10:00,甲、乙二人相距多远?还能保持联系吗?

13.如图所示,有一个圆柱形状的建筑物,底面直径为8 m,高为7 m.为方便工作人员从底部A点到达顶部的B点,要绕建筑物修一螺旋状的梯子.试求梯子最短为多少米?

14.已知:如图,D=90,A=60,AB=4,CD=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三章检测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2cm,3cm,4cm B、 1cm,4cm,2cm

C、1cm,2cm,3cm D、 6cm,2cm,3cm

2. 在下列各组图形中,是全等的图形是( )

3. 下列条件中,能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边对应相等

4.已知:如图,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CD相交于O点,

2.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 )

A.4对 B..3对 C 2对 D.1对

5.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

6.右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

A.6 B.7 C.8 D.9

7.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B.这两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C.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D.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8.下列图中,与左图中的图案完全一致的是( )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9、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

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 。

10、如图1所示:

(1)在△ABC中,BC边上的高是 ;(2)在△AEC中,AE边上的高是 ;

11、如图2,△ABC≌△AED,C=400,EAC=300,B=300,则D= ,

12、如图3,已知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C≌△BAD,你的添加条件是是 (填一个即可)。

13、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3 cm和5 cm,则它周长是 ____ cm。

14、如图4,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

方向的长度DF相等,若CBA=320,

则FED= ,EFD= 。

三、解答题(共58分)

15、(6分)尺规作图:小明作业本上画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他想画出一个与原来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请帮助小明想办法用尺规作图法画一个出来,并说明你的理由。

16、(6分)如图,两根钢绳一端固定在地面两个铁勾上,另一端固定在电线杆上(电线杆垂直于地面),已知两根钢绳的长度相等,则两个铁柱到电线杆底部的距离即BO与CO相等吗?为什么?

17、(6分)如图AB、CD相交于点O,AO=BO,AC∥DB。那么OC与OD相等吗?说明你的理由。小明的解题过程如下,请你说明每一步的理由。

解:OC=OD,理由如下:

∵ AC∥DB ( )

B D ( )

在△AOC和△BOD中

B ( 已 证 )

D ( )

AO=BO ( )

△AOC≌△BOD ( )

OC=OD ( )

18、(6分)已知:AC和BD相交于点E,AB∥DC,AB=DC,试说明:BE=DE

19、(6分)如图,把大小为44的正方形方格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例如图1,请在下图中,沿着虚线画出四种不同的分法,把44的正方形方格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

20、(7分)已知:AD∥BC,AD=CB,AE=CF,请问D吗?为什么?

21(7分)有一座小山,现要在小山A、B的两端开一条隧道,施工队要知道A、B两端的距离,于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22、(7分)如图:已知AB=AE,BC=ED,E,AFCD,F为垂足, 求证:

① AC=AD; ②CF=DF。

23、(7分)已知:如图, , 。求证: 。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