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1
收藏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两步计算)》设计
第六课时 解决问题(两步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P59~61页,例4,练习十三第1~5题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3、进一步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
教学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投影出示主题图。
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很多小朋友来到公园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在玩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 通过“公园游玩”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的问题与生活实际更加贴近。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 依次出示两幅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 观察第一幅图。得到他们在划船。每条船上有4人,一共有6条船。还有5条船空着。岸边有2个人。
(2) 观察第二幅图。得出碰碰车每辆可以坐3个人。问题是这么多人要坐几辆碰碰车?
2、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解答。
(2) 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 小结算法,板书算法。
从刚才大家的讨论中我们知道要解决图上的问题必须要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人?”板书:6×4=24
然后用24÷3=8(板书)
(4) 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你们能将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吗?自己试一试。
(5)讲解综合算式的递等格式。讲清书写过程与完整的格式。
【设计意图】:1、明确问题和条件为正确地解答问题做好准备。2、通过交流解答,掌握该类题目的结构特征。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60页率1、2、题。
(1)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
(2)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纠正错误。
2、引导学生完成第3、4、5题。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学生独立解答,要引导学生说出其中的思考过程。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7.1正切课件(共22张PPT)
苏科版九年级上5.7正多边形和圆课件
苏科版九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断课件
苏科版九上一个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
苏科版九上5.1圆习题课课件
苏科版九年级上圆的全章复习课件
苏科版九上1.5中位线(2)课件
苏科版九上等腰梯形性质课件2
7.2正弦、余弦(2)课件(共16张PPT)
苏科版九上矩形的判定课件
苏科版九年级上5.4确定圆的条件课件
苏科版九上5.6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1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7.1《正切》课件+教案+学案
苏科版九上1.5中位线(1)课件
苏科版九上方差课件
苏科版九上2.1极差课件
苏科版九上5.4确定圆的条件课件
苏科版九上1.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课件
苏科版九年级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
苏科版九上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一)课件
苏科九上3.1二次根式课件
苏科版九上等腰梯形的判定课件
苏科版九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5.1二次函数课件(共23张PPT)
苏科版九上3.2二次根式的乘除课件
苏科版九上5.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
苏科版九上4.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5.5《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教学课件(3份)
苏科版九上矩形性质课件
苏科版九上4.2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